第三十六章 村里的大事件 (第3/3页)
,你们也知道我的xìng格,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还有这件事要制定一个章程,不能乱哄哄一窝蜂似的采摘,最好每过些rì子就换一个地方,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植被的可持续发展。还有采摘的时候一定野要注意野菜野果不能放混了,人家既然相信咱们,给了咱们最优厚的价钱,那该咱们做的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山子你收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实在不行就雇两个婶子大娘帮你把关”
几人听后都点了点头,二狗子就是二狗子,别看平时嘻嘻哈哈的,一旦做起事儿来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方向明确,条理清楚。
李世奎兴奋地拍了拍李洋的肩膀,“行,一切就照你小子说得做,我马上召集几个村民小组长开会,制定一个详细的章程,晚上就在村委会的场院里召开村民大会,爷爷,你看这样做行吗?”
太公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也算我们李家村最近十几年的大事件了,山子,你下午四点的时候到钟楼上把铜钟敲响。唉,这钟声也应该敲响了啊!有多少年没听到这钟声了?”
李世奎和李洋三人大惊失sè,鼓楼上的铜钟可不是随便敲的。李洋有点忐忑地问道:“太公,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就这么件事儿用得着敲铜钟吗?我可有点担不起啊!”
在李家村东面的山坡上有一座二层的小钟楼,上面挂着一口大铜钟,据说是清朝的时候李氏祖先为了防范山贼而修建的,钟声一响预示着李家村有大事发生。到了抗rì战争时期,大铜钟的预jǐng声更是无数次地挽救了李家村的村民,直到建国后大铜钟才失去了它最初的作用。
由于那时候村里没有广播,李家村的人住的也分散,所以大铜钟就起到了广播的作用。到了八十年代有了广播后,大铜钟就很少用过了,只有村里有什么重大事情需要大伙儿决策时就会由村里长辈和支书共同决定敲响铜钟。
这是李家村最高级别的召唤,只要铜钟一响,上至八十迟暮之年的老人下到三岁嗷嗷待哺的孩童,各家只要还能走路的就一定要到村里的场院里来。
在李洋的记忆中铜钟响起的次数最多不超过两次。可以说大铜钟见证了李家村人不畏艰险,内斗山贼,外抗倭鬼的血泪史,同时也传承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李家村jīng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