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村里的大事件 (第2/3页)
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不,困扰了自己爷儿孙俩多年的问题在李洋手中一天就解决了,这就是差距,看样子人还得多出去长长见识啊!
尤其是做为村支书和村长一肩挑的李世奎感受最为深刻。这些年爷爷一直逼迫着自己为乡亲们创造几条发财之路,可李家村有什么啊?穷山穷水穷土地,自己能有什么办法?爷爷经常说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不是自己不拉,而是实在拉不出来啊!
爷孙两人分别拉着李洋的手可劲儿地摇,感谢之情由此可见。
“二狗子,你小子不错,好样的,我代表村里人感谢你啊。这件事儿要是成了,咱村里每户一年最少能多赚个五七六千的,家家户户的生活也能改善不少。你小子就是村里的大恩人哪!乖乖,你要是不说谁能想到这些野菜野果子也能这么值钱?太公真想扒开你的脑袋看看究竟是怎么长的。”
看着八十多岁的太公和年近五十的世奎叔像两个小孩子似的摇着自己的胳膊,诉说着感谢之情,李洋被二位长辈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乡亲们向着自己这个小辈表示感谢的。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你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地热爱和带领村民致富的执着。
“太公,奎叔你们就别夸我了,我这也是瞎猫撞死耗子,赶巧有这么个机会帮帮乡亲们,可没你们说得那么神乎。还有就是收购的事儿我就不参与了,我也一分钱不要,由山子挑头进行收购,每斤赚五毛钱,总不能让山子白干吧?你们看怎么样?”
李世奎知道李洋这是把赚钱的机会让给李山了,看了自己儿子一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本就是无本买卖,而且价钱高得让人不敢相信,足以让乡亲们兴奋地几宿睡不着觉,所以呢每斤赚五毛钱还是可以的。可是二狗子啊,叔知道你心地好,想着为乡亲们办事,可是你一分钱不赚就小山子一个人忙活这事儿怕不合适吧?”
李洋呵呵一笑,“世奎叔,太公,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估计以后没有时间和jīng力鼓捣这些,我和山子是兄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在这件事情上你们以后不要提到我,你说这要是走在村里老少爷们全都对你说些感谢的话,这样就不自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