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苏东坡 (第3/3页)
连,这过道无疑是上山的必经之路,只是在这过道的尽头也就是在山路的源头也有一个门,这门刚好把山路遮住,不用说,这肯定也是一道坎。
此时这儿算上吴界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看门的大汉,还有一个是正在苦思冥想的肥胖青年,眼睛扫了几圈,也没发现风小姐的倩影,看来这小妞肯定是已经过了这第二关了,这小妞肯定是气死自己了,不然她也不会独自闯关而去。
也都怨我,我怎么能对一个高傲的姑娘说那样的话呢?对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说那样轻视的话无异于是对他才华的否定、对他人格的侮辱!
这种痛苦吴界是深有体会的,当初在那个缺了顶的马车里,风小姐嘴角边讥讽的冷笑,自己至今仍记忆犹新,也就是因为那次遭到轻视,吴界这才决定入驻风府的。
只是曾经的那个疯狂的决定也已经在彼此那么多天的相处中,变得没任何意义了,自己也从以前单纯的报复,到现在复杂的保护!
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哪?一会没见,吴界心里就有点想她了,得赶紧过这第二关,去找她,想着想着,吴界的脚步又快了很多!
走到门口,看门大汉手中的卷轴一抖,一幅书画缓缓从大汉手中滑落,
“这位公子,此题的要求是为这画中的这首诗加一个标题”大汉边小心整齐地把书画铺在门口的一张大桌子上,边向吴界介绍着试题要求。
吴界也没说话,只是礼貌性的点点头,随后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看着桌上的书画,上面用矫健挺拔犹如游龙的字体写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字写的还挺有气势的,卧笔偏锋,字势偃仰倾仄,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很有我当年的风范,这诗,对了,吴界猛然一惊,这不是苏东坡游历西湖时所写的一首名叫做《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吗?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呢,这太不可思议、太匪夷所思了!
这苏东坡可是自己那个空间的历史人物啊?他的诗怎么会现身在这儿呢,难道这儿的历史中有一个苏轼?或是难道曾经的苏轼也穿越了?这不可能啊,他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死于元符三年的北归途中,这可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啊!
难道说曾经还有其他的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