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9章 (第2/3页)

桶卖给伊拉克公司后,伊拉克公司(美国人的傀儡公司)再以3美元一桶的价格卖给美国的石油采购商。而后,美国石油商们再以120美元一桶的国际原油定价(当时价)卖到中国境内。

    当这份开采合同签订下来之后,国际舆论都在笑话中石化的SB,但中国政府却在本国舆论中大肆地宣扬“中石化在伊拉克的竞标成功,由此迈向了国际原油市场、取得了阶段性的伟大胜利!”

    懂行的人,只能是报以“呵呵呵”了!(不然还能怎么样?)

    (PS:以本故事的时间脉络来算,中石化这事目前还没发生,反正是写故事,所以作者就提前把此事拎出来喷一下口水了!)

    话题扯远了!

    回到正题上——

    裴馆长向珮珮解释完了为什么把消息曝光于媒体的理由之后,紧接着,他又笑嘻嘻地跟珮珮开口提出要求——希望珮珮到时在签订遗嘱捐赠协议的仪式上,能配合政府的宣传、让媒体方也一起参加。并且,还希望珮珮能陪同政府官员一起出席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

    珮珮的回应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对珮珮来说,反正事已至此了,何不顺着华夏政府的意思行事呢。

    顺便,还能帮着自己“作一下脸面”也挺好的!

    ————————————————————

    时间又过了两天后——

    珮珮带来的律师团终于和华夏政府的高官代表们就各项优税条件达成了细节上的文字统一。双方开始了正式的协议签订程序。

    签完优税协议以后,紧接着。便是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大张旗鼓的举办“传国玉玺”遗嘱捐赠协议的签订仪式!

    经过商讨后,这个黄道吉日放在了五天后的四月十五日这一天。

    插一句题外话——这个日子是钱老爷子订的,据说这一天宜订盟和开市。

    珮珮其实也挺认同老黄历的那一套的,所以她对这个日子并没有持反对意见。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四月十五日的这一天——

    举办遗嘱公证环节的场地按照华夏政府方的意思,安排在了珮珮所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三号楼的宴会厅大礼堂。

    仪式的举办时间是下午的一点。

    珮珮走进宴会厅的时候。台下已经坐满了密密麻麻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便是由华夏政府方的官员代表向所有前来见证这场签字仪式的新闻媒体群发布一套(官样文章)的感谢词。

    这套程序大约进行了约半个小时后,签字仪式正式开始了——

    在无数镁光灯的此起彼伏中,国宝的主人(珮珮)在律师团和现场公证人员的见证下,面带微笑的在遗嘱公证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紧接着,便是新闻发布会环节的举行——

    再插一句题外话——

    能出现在这个新闻发布会的每一个媒体人都极其有眼色,没有人会傻的去提出:“国宝的主人既然要作捐赠,为什么不当场捐赠,非要立下遗嘱等死后才捐赠呢?”这样的敏感问题。

    更没有人会提问:“既然是捐赠,为什么‘传国玉玺’至今还存放在香港的李唐博物馆进行展出呢?”——这样更为敏感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

    因为——

    能进入到这个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所有媒体工作人员。他们事先所准备的采访稿都已经提前经过了审核环节,同时,所有与会的新闻工作人员也都早早地收到过“上面”所传达下来的声音,什么是该问的、什么又是不该问的。早就已经作了提点。

    另外,还有专人跟珮珮一早打过了“招呼”——让她配合政府一方的宣传说辞,在发言稿的内容方面尽量回避掉某些敏感的说辞。

    所以,珮珮此时手里拿着的,是万能助理傅雅一早就替她拟文好的新闻发言稿。

    当然,这份发言稿的内容肯定已经得到了政府一方的过目了。

    珮珮此时也只需要照本宣科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