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4章 伯颜秘稿(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24章 伯颜秘稿(下) (第3/3页)

姓埋名之后,随着商队一路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父亲所留下的第二个秘密宝库。

    这名幼子按照父亲曾教导过他的记忆,一路破解掉了机关之后,进入到了宝库的密室,看到了和龙袍摆放在一起的那枚代表着天命象征的“传国玉玺”之后,兴奋和激动的情绪言溢于表!

    而与此同时,藏身在空间玉珏内的珮珮,却一直在克制着自己想要弄死伯颜幼子的这股冲动念头。

    因为她知道,如果她在一时冲动之下弄死了对方的话,她所藏身的这枚玉珏也将随着对方的尸身一起,永远的埋藏于这片地下的秘密宝库中永不见天日了。

    所以她一直忍耐着,冷眼旁观着对方收取了“传国玉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之后,潇潇洒洒地离开了这间宝库。

    伯颜幼子心性能忍,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之死的罪魁祸首应该是顺帝元惠宗。

    他想要替父报仇弄死元惠帝,于是,他就带着“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元庭大都。

    给自己改名为“乌谢阿布格”(即复仇之鹰)的伯颜幼子,重新回到大都的时候,已经是伯颜死后的第三年了!(即公元1343年)

    乌谢阿布格并不知道,未来的25年之后(即公元1368年),饱受压迫的中原汉人将彻底地倾覆元庭,把所有的蒙古人都赶出了中原。

    曾被父亲伯颜精心教导的他,不可避免的继承了伯颜的从政理念——那就是想办法成为一名权相,然后把龙椅上的皇帝当成傀儡一样随自己心意摆弄。

    当然,也只有成为一名权相,他才有可能继承父亲的遗志——谋求一块封地,建立自己的汗国!

    乌谢阿布格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也就这么干了。

    他以一名谋士的身份,投身到了一个大臣的门下,然后开始以此为晋身的台阶,一步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但是,历史的进程终不可避免!

    随着元庭朝野上下官员们的逐渐**,蒙人对汉民的剥削和压迫日趋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民众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再也掩盖不了了,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终于铤而走险、揭竿起义了!

    八年后(即公元1351年),乌谢阿布格此时已经晋身为御史大夫的时候,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起义军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接着,徐寿辉起义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义于徐州。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原各地的汉民们纷纷响应,“推翻蒙元、恢复汉人王朝”的每一股力量汇聚到了一起之后,最终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滔天洪水......(未完待续。)

    PS:这是来来回回修改了很多次的最终版本,这个版本是我认为的、就逻辑上来说、还算较为通顺的版本。所以,也请书友们看在我又是查史、又是查中亚地图、还要给伯颜幼子胡诌出一个蒙古名字的份上,都别太考究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