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近卫飞行团 (第2/3页)
侦察机速度快的特点,利用侦察机进行指挥,轰炸机分为小编队多批次进行轰炸。由于中国空军的现役战斗机速度太慢,难以追上rì军的轰炸机,所以疲于奔命,甚至在降落加油的时候被rì军侦察机指挥的轰炸机偷袭得手。
-------------------
今天的战后总结被要求在蒋介石的黄山官邸召开,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以及作战指挥部的所有官员均被蒋介石痛骂了一顿。何俊才是首次听到蒋委员长骂出他那句经典的“娘希皮”。蒋委员长发泄一通后,要求周至柔解释原因。
其实中国空军也比较冤,不是人员不行,而是武器太弱。苏联的伊系列飞机是30年代初期设计的,特别是i-152甚至是无法收放起落架的双翼型飞机,虽然它号称是最好的双翼飞机,但毕竟还是双翼机,速度远远比不上单翼飞机。i-152能勉强追上装满炸弹的rì军轰炸机,当rì军轰炸机投掷炸弹并俯冲脱离的时候,甚至都追不上。火力也很弱。i-152唯一的优点就是机动xìng好,这也是因为其速度低,且是双翼的原因,另外i-152也比较容易上手,cāo作简单。而中国空军装备的另外一款伊系列苏制战斗机i-16也有不少的缺陷,由于其设计时间较早,还是采用开放座舱,没有采用一系列新的气动布局改进。导致其速度相对现在世界上的一线战斗机来说较慢,且cāo作复杂。有多名有经验的飞行员在首次飞i-16战斗机的时候都发生了事故。
其次是除空军第四路外,其余部队的通信和预jǐng能力都很弱。在浮空基地没有投入预jǐng使用的时候,甚至还采用烽火的方式将敌机来袭的信号传出,这种两千年前的技术让中rì双方都哭笑不得。
其实中国飞行员初期的实力是能跟rì本的飞行员相抗衡的。抗战之初,中国空军从驾驶员到机枪手全部毕业于zhōng yāng航校,有四到五年军龄,军衔中尉以上。即使是到抗rì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到1939年间,一名正式的空军军官仍需要在汉口/chóng qìng航校就读4年。而rì本飞行员基本是新兵,接受半年到一年飞行培训即可,军衔基本是士官。可以说rì本利用了其飞机的先进xìng在中国训练了一大批王牌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后来在太平洋战争中给盟国带来了一系列麻烦。
而中国空军有经验的飞行员则只能用老掉牙的飞机来对抗rì军,导致损失惨重。就军事而言,飞行员的价值远远超过飞机本身,但是面对旧中国航空工业一贫如洗、作战飞机损失一架少一架、rì本飞机越打越多越打越新的残酷事实,许多飞行人员在飞机受伤或发生意外故障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跳伞逃生,而是尽量迫降、保全飞机。
在“四?二九”空战中,中国飞行员信寿巽在飞机中弹70余处、机身着火的情况下坚持将飞机安全降落到机场,令来华助战的苏联飞行员也钦佩不已。但是,在残酷的空战中,更多的飞行员,如第五大队副中队长梁鸿云、第六大队飞行员黄文模、高漠等人都是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忍痛迫降或返航,虽然保住了飞机,自己却因失血过多而亡。其中孤胆英雄高漠在一度清醒后,第一件事竟是汇报战斗经过。也有一些飞行员在迫降时遭遇不幸,其中最为悲壮的要数曾击落8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袁葆康的迫降。他在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