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第2/3页)
,郭小洲却不管不顾一屁股坐下去,打开文件夹,第一时间翻看辞职人员的相关资料。
首先他注意的是相关技术工种,写辞职报告的有设备维修方面的技师十七人,有自动化控制技术员三人,设备工程师四人,化工技术员六人,工程师四人,总工程师一人。
如果这些技术岗位的技术人员一起离开,很可能使得接连遭受涉污风波和老板跑路事件、业已风雨飘摇的和欧化工一夜瘫痪。
这一次如果人心散了后,即使再投入重金修补,也很难恢复元气。
郭小洲耐心地看完全部名单后,把目光再次落在姜东江的资料上。
姜东江,男,四十九岁,毕业于江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即参与广汉三环化工的组建工作(和欧化工前身),是和欧化工的建厂元老。工作二十多年,从车间技术员到集团总工程师,可谓替和欧化工立下汗马功劳。在集团公司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家庭方面,妻子在广汉艺校担任老师,女儿在外地工作,家有两套住房,其中一套是洞庭山别墅。
看到这里,郭小洲抬头问雷日新,“这个姜总工的经济状况很可观?居然在洞庭山拥有别墅?”
“是的,郭书记,姜总工经济状况良好,据说别墅是他女儿替他和妻子买的,不过很奇怪的是,姜总工两夫妻从来不去别墅住。”
郭小洲伸指轻弹着资料夹,“这么说,姜总工辞职,不大可能是物质方面的诱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杨士奇欲言又止道:“我晚上在职工餐厅听到几句话,说姜总工的老同学开了一个化工厂,这次邀请他入股,还没来得及证实。”
徐有才唉声叹气道:“如果入股消息属实,只怕更加麻烦。”
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姜总工是个不年轻的愤青,骨头极硬,高压手段只会激起他的反弹;物质方面,洞庭山一套别墅最便宜也要五六百万,和欧显然给不出更具诱惑性的报酬;论友情,他和挖人一方是老同学,几十年的感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