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第2/3页)
但是,也只能是吃饭,没有决定性意义。”
郭小洲微微挑了挑眉头,巩海亮肯定对他作过调查,了解他的任何背景,w大的老师,京都的几大师兄,甚至西海的一群顶级公子哥等等。他这话里的意思,关系到了某一个程度,其实并不具备决定性力量。
他问,“那么什么才是决定性力量呢?”
巩海亮徐徐吐出一句话,“专家团评审结果。”
关于相关程序,郭小洲其实在郑则生那里了解得比较清楚。比如申请划示红线和规划设计要求;向相关部门填报建设工程规划设送审单;建设工程计划批准文件;送审工程设计方案;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及标准横断面图、桥梁的平、立、剖面图;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提供建设用地批准书;桥梁工程提供的航道、水利等部门的审核意见单;建设工程施工图以及道路桥梁的地名批准文件等等。
以上的程序虽然繁琐,但大部分审批权在省市一级,绿灯一路畅通。
但涉及到了更高的国家部委一级,就需要通天人脉,立项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国土交通水利部门的预审资料、环评审核、其它相关部门审批意见,最后是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团终审批复。
这类国家级大型道桥工程审批,不乏行万里路,最终倒在终点半米距离的事例。
巩海亮大有深意的说,“为什么大型项目都会沿用专家组审评进行终审?他们是部委领导们的一道防火墙。这个世界不乏手眼通天的阶层,如果他们想上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国家体系岂不乱了套。一旦工程在某方面出了问题,曾经签字画押通过的大部长们是不是要承担相应责任?而专家团是最后一层防护罩。即便出了问题,责任也是专家组成员来背。”
郭小洲深以为然道:“而华夏自古有法不责众的传统。工程出了再大的问题,也只是学术专家们打嘴仗的舞台。”
巩海亮笑了起来,看着郭小洲感叹道:“我的鼎创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郭小洲笑道:“我是什么人才,我连桥梁设计图都看不懂……”
巩海亮正色道:“此言差矣!我做了近二十年的道桥工程,到现在为止,我也看不懂任何设计图纸。我的集团有无数工程师和设计师,他们精通学术,但永远只能是工程师,不是统帅。作为大型集团公司的统帅,既要有超强的大局观,敏锐的政治和生意头脑,还要注重细节。”
说到这里,巩海亮认真地看着郭小洲说,“我提前邀约你加盟我的公司,集团高管层除了我的位置,任你挑选。我这个承诺不管大桥立项是否获得通过,一直有效。”
“谢谢巩总厚**!如果有那一天我在体制内混不下去了,我会考虑您的邀请。”
郭小洲说到这里,提问道:“发改委会提前公布专家团成员名单吗?”
巩海亮赞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抓住了重点中的重点。一般而言,公布审核结果前,专家组成员的身份是保密的。但肯定瞒不住‘有心人’。”
郭小洲表情凝重的苦笑,“难怪周烽不敢揭榜,一道又一道的关卡门槛程序部门……果然难于上青天啊!”
巩海亮直言道:“对别人也许非常非常艰难,但小洲你有优势。”
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