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庭议(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庭议(下) (第2/3页)

…”薛道衡道:“皇上放心,薛某能为击胡尽绵薄,心之所愿,岂在区区药方。”刘彻道:“神医襟怀坦荡,刘彻敬佩万分。”薛道衡道:“皇上过奖,薛某愧不敢当。”

    刘彻道:“二弟,你纵横匈奴大军中,对匈奴知之甚详,你认为该当如何?”任是非道:“小弟一味胡闹,大哥取笑了。”刘彻笑言道:“要不是二弟震慑匈奴大军。大战在三年前就爆发了。当时大哥准备不足,良将未得。定是吃亏。我们能有今日之局,二弟居功至伟。”任是非道:“大哥过奖。以小弟所见,匈奴除伊稚斜和嬴复外,并无能人。大战一起,小弟北上,把伊稚斜杀了就是,让匈奴群龙无首,我军趁机北进,可成大功。”要是杀了伊稚斜,再杀却嬴复,以任是非的武功,再得玄真道长,薛道衡,薛琳,黄秉等人相助,定能成功,百无一失。匈奴无人主持大局,汉军趁机猛进,难得之计,众人无不大喜,连称妙计。

    霍去病道:“二哥之计虽妙,不可行。”众人甚是诧异,道:“霍将军,这是为何?”霍去病道:“诸位有所不知,要是只图一时之利,刺杀伊稚斜于内,大军邀击于外,不失为上上之策。诚如董先生说,要匈奴知我朝威德,伊稚斜和嬴复二人一人不可或缺,在大战结束之前,不仅不能杀他们,还要设法保护二人安全。大战结束,伊稚斜可留,嬴复必杀。”众人越听越奇,心想怎么还要保护敌人地安全,这不是邪乎么?

    霍去病道:“嬴复一心复秦,必然绞尽脑汁,辅佐伊稚斜,搜兵简卒,国中可派丁壮,悉数南下,与我军对垒。我军破其大军时,也是震慑敌胆时,匈奴败散,心惊胆颤,知我朝之威,再适时以王道化之,使知我朝之德,知威知德,诚心归服,永不再叛,两国方可结百年之欢。要是伊稚斜和嬴复一死,匈奴自相残杀,我朝虽可得胜,却不能震慑敌胆,难有长久和平,这是其一。嬴复一心复秦,不能等待,必然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件事,也正因为如此,他必然迫不及待地率领匈奴大军南下,尽破中原。万里赴利,人困马乏,我军可待敌于长城以北,境外之地,以逸待劳,破其大军,然后乘大战百胜之余威,追亡逐北,直取单于庭,逼其订盟,这是其二。”

    公孙弘等文官不谙兵事,兀自不信,道:“霍司马,匈奴一定会南下?”霍去病道:“只要嬴复在,匈奴大军必然南下。要是嬴复一死,就难说了。正是基于此点考虑,小弟才要二哥三番数次放走嬴复。”任是非一直奇怪,霍去病数次要自己放走嬴复,给霍去病一言点醒,顿觉此计大妙,连称妙计。

    刘彻道:“三弟之计甚是,如此一来,匈奴有生力量已消耗在边境上,我军追亡逐北时,免去了以疲惫之师大战匈奴有生力量之苦,少杀伤。”刘彻聪明过人,霍去病一言,尽解其意。刘彻道:“卫先生,以为如何?”卫青道:“皇上,臣也是这个意思。”刘彻双手一拍,道:“两位不谋而合,正所谓英雄所见皆同。”卫霍二人齐道:“不敢。”

    陈伦,朱买臣二人亦知兵事。不及二人深谋远虑,给霍去病一言点醒,有初闻大道,茅塞顿开之感,亦是赞成。

    刘彻道:“大计已定,具体如何进行,卫司马。你来说。”卫青道:“皇上,霍司马智珠在握。还是请霍司马说为是。”众人知卫青和仁谦让,不愿居功。

    刘彻道:“三弟,你就说说。”霍去病道:“大哥,小弟所言,正是舅舅所想。以小弟度之,伊稚斜想三路大军齐出,齐头并进。进犯中原,使我朝首尾不能兼顾,以便各个击破。”

    公孙弘道:“请问大司马,是哪三路?”霍去病道:“以霍某臆度,第一路是东胡,辽东和一部分匈奴大军,出右北平,上谷。历渤海信阳等郡,下齐鲁,略江南,使我朝齐鲁江南越中之兵不能北上。第二路是匈奴本部兵马,出云中定襄等地,取三晋之地。入中原。中原一定,挥师西向,略取关中。关中之地,沃野千里,西有巴蜀为之辅,两地相连,根本之地,天下形胜,要是关中一失,华夏必危。我朝势必死守。匈奴定西域。收西域之众,移师甘凉。结交羌蛮,与白羊,楼烦,右贤王之兵,合成第三路兵,进逼关中,待机而动,牵制关中之卒,不得东出,增援关东。要是山东吃紧,关中之卒不得不出肴函而东,可趁势取关中。三路大军中,以中路军最是堪虑。匈奴自小生长马背上,善骑射,最是天下精兵,不过,要得所欲,必得左右二路相助,无左右二路兵相助,劳师远征,我朝大军齐集,必破。”霍去病的分析精辟,透彻,众人点头称是。

    董仲舒道:“霍司马大才,董某得参妙计,幸何如之。敢问霍司马,三路兵,先破哪一路?”霍去病微微一笑道:“三路大兵,只不过伊稚斜和嬴复心中所想罢了,大战开始,只不过只有中路本部人马,又何堪虑。”

    陈伦道:“请教霍司马,左右两路兵马,又何以不在?”霍去病道:“会被我们破去,要他不能组成三路大军。”朱买臣道:“霍司马,如何破?”霍去病道:“从西域开始。二哥在西域一闹,大振我朝声威,西域各国,无不愿归汉,伊稚斜必然起大军征服西域,以达组建三路大军地目的。匈奴大军驰骋于西域,必然不能东顾,我军趁势取甘凉,逐白羊,楼烦,破匈奴右贤王,断其右臂。甘凉之地一得,中原西域连成一片,第三路兵自是没了。”

    东方朔道:“请问霍司马,第一路兵又如何破?”刘彻笑道:“曼倩有所不知,蛮夷性贪,我朝甘词厚币以动其心,可得所欲。何况取甘凉,破白羊楼烦右贤王,兵威正胜,匈奴大挫,羌蛮,东胡,辽东之属,哪敢捋虎须,第一路兵不攻自破。”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称是。

    刘彻道:“朕已派人结诸国,来年再遣使者,籍大胜之余威,可得所欲。”众人齐声称是。

    霍去病道:“大哥,以小弟臆度,西域战事,即将开始,我们也应该早作准备。”刘彻道:“三弟所言极是,当今首务为何?”霍去病道:“眼下已近严冬,非用兵之季,取甘凉,有待来年。不过,大军先向甘凉开拔,马匹被服军械器杖,医药粮食,向边关转输,以备来年使用。”刘彻道:“这事已进行多时。”霍去病道:“大哥圣明,小弟多虑。”

    刘彻道:“来日大战,还须各位尽心尽力,共襄盛举。”众人齐声称是,公孙弘等群臣齐道:“臣遵旨。”玄真道长,薛道衡,黄秉,薛琳,蒋全兴等人齐道:“我等谨遵皇上吩咐。”任是非和霍去病道:“大哥放心,小弟自当尽力。”

    刘彻道:“克日聚集天下良医,请神医配治良药。”薛道衡道:“薛道衡谨遵皇上吩咐。”刘彻道:“朱爱卿,你曾代二弟巡视北方,熟知边务,朕再命你出巡北方,总督转输贮备之务。”朱买臣道:“臣遵旨。”刘彻道:“熊连虎,黄山豹,你二人通兽性,精擅养马,战马向边关转移,你二人克日赴边,驯养战马。”二人自三年前,给任是非降服,在朝中一直担任养马一职。把马养得膘体壮,刘彻甚是满意。二人齐道:“臣遵旨。”刘彻道:“两军交锋,必要攻战之具。克日起,调集天下良匠,打造器械。黄大侠家学渊源,精通土木建筑之学,有劳黄大侠督率。造攻战器。”黄秉道:“草民谨遵皇上吩咐。”

    玄真道长和薛道衡方始明白,留侯张良何以要修羊公收弟子。传下他地医道和建筑之学,正是为此也。

    刘彻命人取出匈奴地图,道:“二弟,这都是你地功劳。”任是非取得嬴复叫人图绘的山川地形图,交给刘彻,刘彻已命人整理完成。任是非道:“小弟胡闹,一时偶得。不敢言功。”

    刘彻摊开地图,和卫霍二人研究起大军行动路线。任是非等人在三人身边,静听三人商议。刘彻或有疑问,问卫霍二人,或是问任是非等相关之人,要是有马匹方面地问题,就问熊黄二人,有将作方面的事。就问黄秉,有关匈奴西域事,就问任是非。

    这一讨论,费时甚久,直到下午,刘彻才叫众人退去。午饭也就在宫里用了。军须靡出去了这么久。没回来,众人专心讨论军国大事,也给忘了。

    快到府里,任是非记起军须靡不见了,道:“师父,军须靡大哥怎么不见了?”玄真道长道:“是呀。”任是非道:“该不会是出事了吧?”玄真道长道:“也许是回去了。先回去瞧瞧再说。”任是非对师父地话,历来是言听计从,也无异议。

    回到府里,任是非道:“黄管家,军须靡大哥有没有回来?”黄管家道:“回主人。王太孙回来过。”任是非道:“他人呢?”黄管家道:“王太孙走了。”任是非道:“走了?上哪儿去了?”黄管家道:“小的不知。王太孙走地时候。留下两封书信,要小地转交主人。”取出书信。交给任是非。任是非接过一瞧,一封是给自己的,另一封是给细君地。任是非知道军须靡和细君甚是要好,来不及告别,定有大事,打开给自己地书信。书信中说,接得猎骄靡大王飞鹰传书,匈奴大军进军西域,西域各国望风而下,乌孙只余温宿赤谷二城,召他回国。匈奴势盛,请天朝发兵相救。事情紧急,来不及告别,特留书信一通。另外要他把给细君地书信代交。

    任是非看完,递给师父,玄真道长看完,叹道:“霍司马真天人也,今日才说西域战事快起,今日就证实。”把书信递给薛道衡,薛道衡看过,道:“非儿,你准备怎么办?”任是非道:“师叔,我也不知如何做?”任是非性喜胡闹,要他想些玩耍事,人所难及,要他处理这些军国大事,虽不是一筹莫展,毕竟有些棘手。玄真道长道:“非儿,你持书信,去向霍司马请教。”任是非一拍脑门,道:“对,三弟足智多谋,准有办法。”告别师父师叔,去找霍去病。

    任是非来到兵部,卫霍二人正按舆地图,商议军机。霍去病道:“二哥,可有要事?”任是非道:“三弟,你都知道了?”霍去病道:“二哥满脸焦急,定有大事,要不然,也不会想到小弟。二哥,什么事?”任是非道:“匈奴进军西域,乌孙告急,军须靡大哥已赶回去了。”把军须靡地书信递给霍去病。霍去病接过看了,递给卫青。卫青接过看了,道:“贤侄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