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进城买房 (第2/3页)
着。
这套住宅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已经堪称是豪宅了,要知道现在的香港人居住面积可是非常小的,人均不过一百尺,也就是十平米左右,许多的普通家庭一家几口还挤在10—30平米的公屋里(仈jiǔ十年代的香港电视剧里经常能见到)。张凡对这套房子非常满意,虽然不是什么别墅一类的,可胜在地段繁华,无论交通、购物都很方便。张凡可是知道明年在相隔不远处的广东道将要开工建造后世闻名中外的中港城。历时三年建成的中港城将会成为全港最热门cháo流服饰的集中地,亦是全球最大的金sè玻璃幕墙建筑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距九龙塘只有几十分钟的路程。
张凡计划在合适的时机进入香港娱乐圈发展就离不开九龙塘,位于狮子山下的一个小土丘——九龙塘广播道。最初的九龙塘是zhèng fǔ规划为高尚住宅区及高级zhèng fǔ职员的住所,在香港六七事件以后,当时的港英zhèng fǔ决定把全港的电台和电视台集中在一起,以方便管理和控制,1976年正式命名为广播道。广播道见证了香港电子媒体的萌芽和成长壮大,在这短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道路上集中了五家电子媒体:佳艺电视、无线电视、丽的电视、香港电台、商业电台,“五台山”的美名就此而来。
张凡决定买下这套住宅,通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以每尺900元的价格成交,共计180余万元,张凡心下感概道香港的房价还真是不一般的高啊。要知道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市区新楼房价才一百多一尺,经过几次上涨到今年平均售价为每尺600元,而到明年1985年私人住宅价格将会出现20%—30%的上涨,大型住宅更是上涨超过50%,均价为每尺130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