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北京的秋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北京的秋天 (第2/3页)

了,开学了都不见你人影。”

    “这个啊,学校派我出差了,所以回来晚了。”李思明解释道,岔开话题,“最近学校里有什么新闻?”

    “这个啊,这你得问问杨月同学,她们学新闻的,消息最灵通。”老叶笑道,他因为李思明对杨月也挺熟的,“新闻人民日报上天天都有。不过有一个新闻到是引起我的注意,中央刚出来一个‘知青工作四十条’。”

    “什么‘知青工作四十条’?”

    “大意是肯定十年以来的上山下乡工作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明确规定今后农场(兵团)知青一律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知青政策的照顾范围。”

    “这不是将大家回城的希望给掐断了吗?”

    “是啊。我看一定会出乱子不可。”老叶感叹道。

    床上摆放着一堆信件。都是兵团战友寄过来的,有的索要考试复习资料,有的是打听小道消息的。连长居然也会花时间写了信,信中抱怨现在的工作不好做了,再也没有当年红火的场面了,还问李思明有什么好办法?李思明觉得好笑,自己又不是百宝箱,或者现在搞个人承包,要不然自己倒是不介意做回农场主。

    曾智也来信了,这小子就要离开上海,他将去香港投奔他的“资本家”亲属。现在可以说他是时来运转,家族不仅在内地,在香港也很有影响力,曾经唯恐避之不久的身份,现在倒成了香饽饽。

    李思明放下行李,立刻回到了实验室。林之文、金伟、许其山三位专家还在实验室里忙碌着。

    “李老师,你回来了?”看到李思明的身影,三人放下手中的活,开心地笑道。

    “三位,最近进展怎么样?”李思明关心项目的进展情况。

    “比我们预想的要顺利得多,虽然也出了不少问题,但问题不大。”许其山非常高兴,“关键是你的设计再完美了,以致于我们只是碰到一些样机生产上的小问题。”

    “是啊,李老师,这次的项目完成的太顺利了,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做更多的测试,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林之文也说道。

    “你们辛苦了!”李思明其实只是抄袭而已,而大量的工作都是眼前这三位专家完成的。

    “不辛苦,不辛苦!”三人连忙摇头道,“装备能早一天交给军队,都是我们搞军工的最大心愿。”

    ……

    晚上的时候,杨月拉着他去看电影,同行的还有徐大帅和徐丽两人。

    这次看的是日本电影《追捕》,这是一部轰动全中国的外国电影。前世自称是铁杆影迷的李思明当然看过,不过在这70年代末的电影院观看,更让他感觉到其中经典的味道。

    人们习惯了国产电影“高、大、全”的形象,而高仓健那高大、冷漠、坚毅的硬汉形象在中国掀起了“寻找男子汉”的热潮,而令中国男演员郁闷的是,他们被自己的女同胞冠上“奶油小生”的名号。随着影片的热播,以至于在70年代末的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那些男青年,穿着“杜丘”式的风衣,拎着日本进口的录音机,放着“啦呀啦……”的影片主题曲。

    随着人流出了电影院,杨月和徐丽两人走在前面,还在叽叽喳喳地谈着电影中的硬汉,崇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