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无言的悲伤(一) (第2/3页)
给上级审阅。”分别时,李思明从军包里拿出一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稿纸。在这本书中,李思明总共写数十种武器装备的的设计及技术指标,包括单兵战术背心、战靴、迷彩服、自热式野餐食品、班用电台、武器(手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班用机枪)这些基本装备。
曾身为军中科技专家的李思明清楚,在我国70年代的政治形式下,军工系统受到严重冲击,著名的例子就是63式自动步枪。该枪在63年设计定型,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款自动步枪,然而,63式自动步枪生不逢时,其生产装备的高峰期正处于“十年动乱”中,一切正常秩序均被打乱,更改审批制度形同虚设,一切经过试验的规定也未能遵守,以致在短时间内更改产品设计图达700多处。经过一系列大修大改以后生产的63式自动步枪,已经面目全非了。该枪装备到部队后,反映强烈,最主要的问题是射击精度太差,校枪以后常发生变化,不得不经常校枪。有的战士说“坐不得车,过不得夜”,意思是枪校好后放一段时间,或打靶坐车等外部震动都会变化,说明了枪的不稳定性。另外也反映枪托颈部及两侧面容易断裂,射击时从导气箍向后冒火星,甚至伤及射手等重大质量问题,并普遍反映外形粗笨,没有半自动步枪美观。
更重要的是,以美、苏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此时相继撤换了m14、ckc、fn等半自动步枪,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击步枪为主的小口径班用枪族,小口径化、枪族化成为步枪发展的新潮流。
李思明不是不想直接使用8米枪族或更为先进的9米枪族,但考虑到当前薄弱的工业基础,只得选择了相对较为先进的81式枪族。这一枪族使用的还是7.62毫米弹药,可以减少后勤压力,该枪以其射击精度好,动作可靠,质量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操枪、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