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成王败寇 (第3/3页)
日本就会成为国的一个省了!自己的国家还能够出兵干涉吗?在目前看来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美国人还能像以前那么强硬吗?不能。
终于谈判开始按照国的意思进行了,美国人员不再进行干涉了,他们害怕揪出更加尴尬的问题。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没有了公平这两个字,历史上只有一条真理在永恒的存在成王败寇!铁与血是这个世界最有力的说服手段,实力在外交上是最好的语言!况且这个真理还不是国最先使用的,最先使用这个真理的是帝国列强,是八国联军进军国的时候,他们发现的这个真理,我们只不过是借用一下而已,何错之有?!
八月十五号下午,谈判结果出来了。
日本赔偿国战争损失二百四十万亿美元,年息四美分,以海关和国内税收作保,分五十年还清。
将日本州无条件划为国的租借地,无偿使用五十年,在此期间日本人不得干涉国在州的一切行动。
严惩战争罪犯,日本右翼分永久不得在政府担任要职。
日本政府永久不得建立大型的驱逐舰,国方面派出2个装甲师和三个炮兵旅以及一个防化团进驻日本三岛协助日本国防。将东海舰队常驻日本北海道,作为协助日本的防护力量。
三方代表在协议上签字花押,谈判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代表在签字以前曾经向他们的政府请示了一下,武云刚的眼睛连看都没有看美国的代表。
这次条约后来在载入华帝国史册的时候被历史学家成为第二次马关条约,被公认为华民族崛起的一个分水岭,而国上将武云刚的名字也由此得以名垂青史。
早就蜂拥而至的各国记者立即将消息散发了出去,而现场的直播更是早了一步将结果摆在了全世界人民的眼前。
整个世界震惊了!时间仅仅是隔了几十年,日本的报应就来了!那些当年曾经在国土地上犯下了滔天大罪的国家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了,而和国边界有点摩擦的小国更加噤若寒蝉,再也不敢说三道四了。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都在国人的面前底下了他们自以为很高贵的头颅,其他的小国还有什么话说呢?
柳絮飞在听到了谈判结果之后就带着一众兄弟离开了。
八月十五号,傍晚点,老人在南海紫云阁设宴招待一众特殊战士的胜利归来。
在座各位包括老人在内计有2人,按照次序依次是,老人、柳絮飞、武云刚、方玉琼、丰玉珠、司空倚天、甘啸天、楚天行、诸葛惊天、燕回天、江海天、龙弃天。
老人爽朗的笑声结束后,望着柳絮飞的俊脸若有所思道“小飞,你对我们国家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日本能够在如此惊人的时间内败亡,实在是你和你一众兄弟的功劳啊!你有什么要求呢?”
柳絮飞淡然笑道“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就是请您将我亲自训练的两万多特种部队战士暂时划为我的私人直属手下,暂时归入天外天,不再编入国人民解放军,至于我自己也将这个上将军衔卸下来,其他就没有什么要求了。不过,您放心我为您准备了二十万超级战士来强大我们的国防,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二十万大军就会出现在您的眼前!另外,新型战机飞龙和新式武器激光枪的威力您已经看到了,至于新型坦克还没有投入生产,而新型的核潜艇还在建造之,先进的航空母舰所需的一切材料也已经准备就绪,相信一年以后我们的所有新式装备就会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嘿嘿,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别说保卫祖国边疆了!”
老人大笑道“好!祖国的未来还真是要靠你了!不过,这个上将军衔你还是保留着吧,以后也许还用得着,反正你是一个自由人,我不会让任何职务缠着你的。”
武云刚在旁边也跟着笑道“是啊,柳上将既是我们战士的教练,又是我们冲锋陷阵的重型武器,有他带领着八个属下就可以征服整个世界了!如果将来真的有二十万神兵,我们的祖国可是真正的强大了!”
柳絮飞趁着老人高兴的时候,又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能不能说。”
老人责怪的看了柳絮飞一眼笑道“说罢,我又没有堵着你的嘴!什么大事呢?”
微微一笑,柳絮飞轻声道“我只是希望以后天外天能够在政策上得到一些优惠和绿灯而已,也没有什么大事。”
老人点头同意了。
一席酒饭,尽欢而散。不过,司空倚天在起身向老人告别的时候,眼睛向着方玉琼的方向看了好几次,这个微小的动作只有方玉琼身边的丰玉珠看在了眼里,其他包括柳絮飞在内都没有注意到司空倚天这个反常的眼神。
八月十号,华人民共和国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之,庆祝新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战争的胜利,大街上到处是狂欢的人们,没有一辆汽车,几乎是所有的企业和公司都放假了。不放假也不行,工人和白领全部集到了大街上,一些外国人开设的独资或者合资企业也在无可奈何下顺应了民意。
八月十七号,午,老人在央国际频道出现,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网络传到了世界各地。
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不是一个任人屈辱的国家,是我们的我们誓死力争,不是我们的我们也不会强取豪夺!
……
最后,我还是一句国的古话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是忠告,也是警告!
简短而有力的讲话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但是在世界上掀起的风云却持续了不知道多少年。
八月十八号,世界各地掀起了华人回国的热潮,多年来旅居海外的游终于盼到了国强盛的一天,无数的学者、商人等各方面的人士都在渴望着回到自己的祖国将一身的本领用在国的土地上。
当然在这些人有不少人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他们回国既是投资又是探亲,却在心已经打定了长期居住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