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觥筹引来金戈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章 觥筹引来金戈气 (第1/3页)

    月朗星稀,确是游湖的好日子。

    河川之会在一艘大画舫上举行,往来宾客都是行政要员,或是在此圈子里的熟客。不时听见问好或客套的对话,一坛坛美酒被源源不断地送进去,丝竹管弦之声在江面上徐徐飘荡。

    好一派其乐融融!左相方永煜进去时,就是这么一种嘲弄的感觉。

    “左相,您来啦!”一位官员上前敬酒,压低声音说:“三少已恭候多时了。”互换了一个放心的眼神,俩人又各自投入其他的圈子高谈阔论。

    带着小小的期待,方永煜想着:楚天傲会选谁下手?又如何下手?不过,既然都已“恭候多时”,必是早已准备妥当。这个年轻人,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当初,他还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就有着一双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锐利的眼。更重要的是,那时,他就学会何时该掩饰眼中的锋芒。有才能的人,他见过不少,但能隐而不藏者,却极少。这些年,也证明他当初没有选错。

    但是,寒儿这次的赌注?他定定神,一笑:她做的事,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纰漏。这些年轻人,都是出类拔萃啊!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些薄醉,话语也放开了来。从朝廷政务到百姓徭赋,都成了谈资,不过却还是刻意避免着边关战事。在这两相对立的夹缝之中,谁也不愿意成为炮灰。

    却听大厅一角起了争执。

    “谢大人所说不妥,国家之重,重在民生,而民生又以农业为首。倘若河工不利,洪水泛滥成灾,则人民连眼前的生计都成了问题,更谈不上什么以民富国、以国养兵、以兵护民呢!”却是工部的陈奉节侍郎在与户部的谢文远相争。

    谢文远皱了皱眉,没料到他在激动之下,用大嗓门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但既然已经如此,也不能一言不发,他直觉想要快快收场,正想说:国计民生都是重要时。却被旁人接了话去,“好一个‘以民富国、以国养兵、以兵护民’呢!”

    此人音量不大。却是中气充沛、抑扬顿挫拿捏得恰到好处。在这突然安静下来地大厅内。形成一定地冲击力。众人一愣。顺着声音地方向望去。却是晋王三子――楚天傲。

    看到是他。大家倒也不意外了。

    早在十五岁。他就以一篇《论国策》成为京城文人学士赞颂地奇才;十六岁时地上表地《古今治河八法》又是震惊一时。在工部掀起了不小地波澜;十七岁于皇族围猎时。以一只白羽。射穿猛虎头骨;而后。仕途平坦。小有作为。但都不如以前瞩目。大家不由叹息:富贵摧人志。

    但在两年前南逅国入侵之时。他却已雷霆之势表明立场:战――即生。不战――即亡;上万人书、陈情表;在右相施压地情况下。集结数千儒生。于宫门静坐。轰动朝野……

    这时大家才知道。什么叫静水深流――原来这五年来。平静只是表象。他早已有了自己地势力和人马;而左相。虽说明里不曾表明。但在战事上与他一拍即合、鳌鸣鳖应。大家也都清醒过来――两人早已结为同盟。只是无人点破。也就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却听他继续说道:“陈侍郎道出了户部、兵部、工部之间地关系。但其实各部门之间。又何尝不是息息相通呢?国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就如人之十指一样。一根手指。连筷子都拿不住;但十指团结。却是万事都可一搏。这也是圣上所期待地――上下同心。”

    众人连连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