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武二郎开店 (第2/3页)
我书写一幅,留作收藏。”
“好!货卖识家,就应你所愿!”说罢,挥笔做书,笔走龙蛇,宣纸上留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rìrì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李凡看罢爱不释手,立刻取出十两大银,放在桌上,收起了字画。又问道:“先生原著只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不知是何原因?”
曹雪芹苦笑一下道:“后四十回草稿本已写妥,那天因家境拮据,便糊了几只风筝去镇里变卖,换几枚生活用度的铜钱。没想到家里的‘拙荆媳妇儿’,无柴禾可用,随手点火烧饭了,我懊恼伤心之后便搁笔不续了。世上之事好极了,便得快了。烦恼丝都了了,万事也都好了!”
百晓生上前说道:“先生写出金陵十二钗,道尽都市繁华与悲欢离合,读者都想知道结局,多少人设想了无数个结尾,都和不上前卷,没想到皆成了千古之谜了?”
“哎!贫寒遭人谤,富贵被人妒,慈母多败儿,红颜能几时。皆想喜中多团圆,不堪悲惨了结局,人之常情。但君忘了‘人无千rì好,花无百rì红。往往事与愿违啊!”曹雪芹冥思地说道。
李凡和百晓生都呵呵一笑道:“好一个‘往往事与愿违’的结局,看得透,受教了!”
曹雪芹拱手道:“哪里,我自小有位生xìng开朗的母亲,对我关怀的无微不至,唯恐有一丝疏忽。却养成了我的叛逆xìng格,大多时间都在外与狐朋狗友厮混。等到母亲突然抱病离我而去时,才知道母亲爱子的伟大天xìng,她容忍你万般无礼和犯错,儿子却始终是娘的心头肉和无尽的谅解。多‘回家看看’是儿子没做到的看视最简单的事,后悔无及了。这也是书里道出的第一人间憾事!就如我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贾母这个顶梁柱一倒,整个贾府开始大厦倾倒,家族溃散,土崩瓦解了。”
众人皆点头称是,遂拱手道别,李凡感慨地说:“先生一语中的,有母爱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多回家看看陪陪健在的老人,是中华美德!先生几句至理名言使我等茅塞顿开,咱们后会有期!”
几个人走马观花的又过了几条街巷,整肃干净的环境,城里美化的格局和生活有序的节奏,都给李凡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李凡对着胡灵道:“咱们秘境的天街,也能办的如此热闹,也不枉努力一会!”
胡灵笑道:“凡事得循序渐进,哪个地方兴旺发达都得有特殊的背景,得慢慢来。!”
胡梦接口道:“凡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看咱们的天街规划的就很好,只是要融入什么人的问题!”
说着几个人来到了一个小餐馆门前,门楣匾额上写着:【武二郎小吃店】,往里一看,只见一个断了左臂的大汉,身着灰sè大褂,束着长发,在擦几张饭桌,嘴里还高兴地哼着小调。
李凡‘咦’了一声,往里细看。胡灵等人也一起停顿下来,往里探头。那大汉正巧回过头来,看见了李凡,也是愣了一下,马上说道:“你是在景阳冈请我吃过酒的李兄弟?”
李凡‘啊呀’地叫了一声,道:“果真是你,武松,武大哥!如何到了这里?”
武松哈哈一笑,过来拉着李凡,道:“那天在景阳冈,我就看着兄弟器宇轩昂,不是凡人,果真如此,快!屋里请!”又喊道:“夫人沏茶了,来了老朋友啦!”
几个人分开坐定,李凡指着武松道:“这是我早在景阳冈相识的打虎英雄武松!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