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忆 (第2/3页)
没读过书,对赵如玉也很是佩服,一来二去,两人互相引为知己,随后又结拜为兄弟。正在两人相见恨晚时,李有财的媳妇牛翠花不干了。
原来,李有财见赵如玉的身体需要疗养,便叮嘱牛翠花每日多弄些肉食。
近年来旱涝成灾,庄稼欠收,丈夫救了赵如玉,吃饭多了一张嘴,虽然牛翠花精打细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两口本已难过的日子更显紧张。
再次听到丈夫要弄些肉食,牛翠花往石磨上一座,掘着嘴生起闷气来。
赵如玉也是穷苦人家出身,闻知此事后十分愧疚,收拾东西就准备离开。
李有财挽留不住只得作罢,心中虽气,可他对牛翠花这倔媳妇还是很疼爱的,又不舍的打骂,不得已从四处借了几个大子和三斗米,作为盘缠送给赵如玉进京赶考。
赵如玉走后,李有财将‘陨石’的事情告诉了牛翠花,牛翠花望着这颗石头越看越有灵性,能救人的东西自然不简单,拜了土地后将这颗‘陨石’当作传家之宝供了起来,还给这颗石珠子起名――‘喜宝’。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赵如玉就应了这个理,进京考试一举中的,被分到琅邪县当县丞,赵如玉上任后就想起他这个结拜大哥了,连忙写信告知李有财自己的近况,希望李有财能把家搬到琅邪县,互相有个照顾。
李有财找了个识字的先生读了这封信,听后彻底激动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居然当县丞了,这好比祖坟冒了青烟。当下没有忧郁,举家迁往琅邪县,当然,举家也就是他和牛翠花还有几身破衣裳而已。
赵如玉知恩图报,在李有财搬来后百般照顾,还出资让李有财做起了小生意。李有财不会做别的,但牛翠花很精明,平日整天在家就算计自己家里的口粮,最后二人在赵如玉的帮助下竟然做起粮铺生意来了。
朝政混乱,天下旱涝成灾,百姓连年颗粒欠收,这世上除了金银外,最贵重的自然就是粮食。
李有财对来之不易的生意十分珍惜,粮铺生意自然尽心,内有媳妇牛翠花打点,外有县丞赵如玉的帮忙,就这样,没几年便发达了起来。
李有财虽然发达了,也没忘记祖上是穷苦人家,逢年过节,总要布施些粮食,这一来二去,在百姓间都传成了李大善人,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自然也变的越来越好。
在李有财四十岁那年,终于生了个儿子,找了三个先生算字,最后给儿子定名――李商。
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从外知内,商之言章,物成熟可章度也,可见,李有财除了对儿子的希望外还有几分秋天的收获感慨在里面。
李商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宝贝,即使犯了错,有牛翠花护着,李有财嘴里虽说要打要骂,却也不曾真个动手,小两口谋划了一条让儿子成材的路,读书!
只希望他将来能成为赵如玉一般有大学问的人。
李商三岁起便被逼着读各种书籍,从书籍中他了解了许多,明白了苍生的苦难,世事的艰辛。
“这个世上的国家数以百计,其中实力犹以东方的‘齐帝国’与西面的‘西楚帝国’为最。除此之外,其他强国还有黯南国、夫余国、车滇国等等,这之外小国无数。我们琅邪县地处‘周岳国’边陲,西与罗象国临边,北与羌陇国接壤,地处两大国夹角,属四战之地,边界常年征战不断,凡我周岳儿男,当以报效国家、守我疆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