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过年上 (第2/3页)
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还是说,四nǎinǎi对玉林的存在其实心中有很深的芥蒂,所以从中阻挠?这不大可能……
也许爹娘自有她们的考量?
过年这些天又林和周榭不用上课,段夫子提前给她们放了假。
四nǎinǎi挽段夫子留下过年,被她婉拒了。不论古今,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总有一种回家的情结,哪怕老家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两间空屋,那里仍然是根,是人们心心念念要回去的地方。
没了先生管束,又林和周榭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又林,每天穿针眼儿做女红早就腻烦了。一开始特别静不下来心,渐渐的,她也习惯忍耐了。不管她怎么焦躁烦闷,活儿都是做的,而且不能敷衍了事。这在这件事情上又林找不到任何一个站在她这一边的人。从李老太太到她的爹娘,甚至连周榭都觉得姑娘家该当他会做针线活儿,哪有姑娘家不会做点儿针线的?就是手拙的,也得能做个鞋面缝个钮子?
正月里人们互相走动,串亲戚、拜年,小孩子们特别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尽情的zì yóu自在的玩耍,吃果子,穿新衣,放鞭炮,还有压岁钱可以领。又林收了一大把红包,各式的锞子、福钱、jīng致的小玩意儿收了满满一大兜子,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会认真把今天的收获盘点算好,分门别类一一收起。
“十七、十八……”又林把最后一个银锞子数完:“今天收了十八个。”
小英对自家姑娘的财迷劲头早就习以为常了。再说,她小时候家里不宽裕,要不然也不会把她卖做丫鬟了。
自己手里有多少钱,当然要算个清楚,姑娘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的。
初六那天又林跟着四nǎinǎi出门,先去了本家的大伯母她们那里,几家都打了个转,出来又去了七nǎinǎi那儿。七爷李光新过年终于回来了,他当年想必是个十分风流倜傥的少年郎,现在微微发福,笑起来很和气。
“又林又长高了。”七爷很痛快的给了红包,又林收得心安理得。
七nǎinǎi家还有旁的客人来拜年,大人们凑一起说话,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爆竹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