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根源 (第2/3页)
共有四份,是由陛下随即chōu出,谁也不知考题如何。阅卷时更是封了考生的姓名,大秦建国后就没出过舞弊案子,况且我信得过的儿子的品x-ng,主考徐阁老刚正不阿,是宁折不弯的x-ng子,如何也做不出糊涂事,怎能说有凶险?“
丁老太爷眯眼,丁柔虽然垂着头,却感到他的注意,“你去端茶水。”
丁柔身子微震,丁老太爷没指名点姓,唯有辈分最小的丁柔能做端茶倒水的活计,弯了弯膝盖:“祖父稍等。“
出m-n吩咐小厮泡茶,丁柔有意多停留一会,丁老太爷不希望自己听见吧。约莫该说得差不多说完了,丁柔端着托盘,上面放着三个青huā瓷盖碗,重新走进书房,偷偷瞥了一眼丁栋,面s-更为凝重,太夫人也在发呆,唯有丁老太爷眸光很亮,丁柔被他看得有些紧张,勉强镇定的走上去,放下托盘,将三杯茶水分别递给丁老太爷,太夫人,丁栋。”祖父,祖母,父亲,请用茶。“
攥紧托盘,丁柔退到一旁,首次在丁老太爷面前丁柔感到了压力,丁柔体内不服输的劲儿却上涌,越是给丁柔压力,越是困境,丁柔越是会反弹,几经沉浮,见了太多的老太爷放下手杖,端起茶盏,嗅了嗅茶叶香气,说道:
“两年前四大书院比拼,老夫为评为之一,北方的燕京书院,直隶书院,唯有尹承善一人,而南边的两座书院,才子云集,学识上,口才上远非北边学子可比,太祖皇帝曾感慨过,天下文章汇集箭江南,江浙,两广,书香m-n第多,世家大族多,读书人更多,每次会试靠举人,都是优中选优,竞争十分jī烈,时隔两年想必当风华正茂的学子,大多成为举子,而北方学子我已有两年不见尹承善,不知他学识有何长进,但尹家的祖籍在杭州。”
丁柔眼皮一跳,科举出大事的原因,不在于考题泄l-,不在于行贿舞弊,根源是南北纷争?这不难理解,在现代时就有高考移民之说,各地的高等学府入取比例是不一样的。在大秦朝,怕是没入取比例一说,只会择优入取,一旦名额都被南方学子占据,北方帝都燕京的举子本来自认为高人一等,落榜后焉知不会闹事?焉知不会抱怨主考副主考的不公徇sī?
人的劣根x-ng,一旦无法高中,大多会埋怨别人,很少有人能自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便尹承善高中,他的祖籍却在南方,根本无法平息北方举子的怨气,如果小打小闹还好,就怕到时是学ch-o涌动,一旦形势无法控制,皇上一定会重重的处置主考副主考,丁柔想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丁敏不知道的根源所在,即便皇上将主考官诛杀,也不会昭告天下说他是因控制不住学子闹事才杀了主考副主考。
皇帝是不可能有错的,只能用一个借口主考副主考徇sī舞弊,滥用职权。自古坑杀的忠臣良将不少,也不差徐阁老一人。以徐阁老刚烈耿直的x-ng子,即便前面是万丈悬崖,为了他心中的正气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坚持,哪怕粉身碎骨也会跳下去,从不想着绕路而行。
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