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有字(三更求月票) (第3/3页)
,这种死撑的情况尤其常见,农村是一个纯粹的熟人社会,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乡里乡亲,根本就是一清二楚,婚丧生rì什么的,你要是宴席办的差了,就会有人说你吝啬啊什么的,办的好了,人人夸赞,主人家就会感觉大有面子,即使那些不孝的子女,在父母生rì宴请的时候,都会办的很丰盛,尤其是父母的丧事,哪怕平rì连个鸡蛋都舍不得给父母吃,可在这一天他们却会很大方,或许,父母这一辈子吃的好东西,花费他们的钱财,还没有这一天多。他们情愿把钱财花在这纯粹的面子上,也不愿意去真正的尽孝道,做一天的孝子,比孝敬父母后半辈子更容易的多。
而农村出来的那些人,在周围那也算是有点身份的人,让人羡慕的,难得回一次老家看望父母,寒酸了自然也让人说闲话,尤其是像杨敏慧这样读书出去的,更容易让人说闲话,那时候读书,其实也不仅那时候,现在读书也一样,农村养一个读书人,那可绝对的不容易的,即使是农村条件较好的家庭养一个读书人出去也很困难,不说倾家荡产,可欠下一些外债是很平常的事情。虽然说父母供养子女并没有奢望子女的回报,可心底里,还是希望子女有出息了,能够回报一点家庭,毕竟,供养一个子女读书,那就等于把这个家庭的资源都投资在了这么一个子女身上,而必然的,其他兄弟姐妹得到了资源就少了,绝大多数的哥哥姐姐自己还挣钱供养弟弟妹妹读书,这也属于很正常的一件事,哥哥姐姐做这些事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希望弟弟妹妹能够过上好rì子,并没有想过要弟弟妹妹回报。可作为受益者,又去了城里,身份地位都和家里人不一样了,作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自然也希望能够回报家人一些,不管是为了面子也好,为了恩情也好,这都算是人之常情。
回报家人,对于工作好,收入高的职业,倒是举手之劳,可农村读书出去,在城里毫无根基,一般人的工作,在城里其实也是最糟糕的,想要混出个人样来,其实并不容易,自身的rì子都很艰难,帮助家人就更加的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想要回报家里,就显得颇为不容易了。像这杨敏慧,自己被分配到了最为偏远的乡村小学,自身都比较艰难,这样的情况下她回家,恐怕是难免会有些人说闲话了,父母兄弟姐妹大多不会说什么,那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可嫂子之类的可就难说了,还有周围的邻居什么的,说什么话都不奇怪。
而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好面子的人,是很难接受的,怎么样让别人瞧得起自己?那就是诸如刚才小李说的了,帮家里人修房子,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有开车回去,这些都属于让人羡慕的,倍有面子的事情。然而,对于一个小jǐng察来说,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说修房子的事情,哪怕是借车,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借到的,他现在要借车,除了公车私用,也就几个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