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本书一万字推荐票到来的深夜 (第2/3页)
还有毛用?这是我那天给他的回复,不过后来我又开始琢磨,是不是我那些战术描写有很多是不必要的?我的读者们是不是和他一个想法?
老实说,这本书写起来比之前写害虫还要费劲,一到写战术的时候,我一颗一颗的烟不离手,整间屋子几乎雾气弥漫,大冬天我开着窗户,一团团烟气从窗户冒出去,让小区其他人以为我家点着烟煤炉子。
写战术,不能照抄nba现有的吧,你抄一堆理论过来,不用别人看,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不能写的太理论xìng干巴巴吧,不然没人看得懂,反正说实话,中文版的《约翰伍登和他的ucla进攻》这本书摆在我电脑桌前,我至今看了无数次,每次都看完老k写的序就放弃,看不下去,不是专业教练就别想耐住枯燥看完那些专业词语堆砌的战术,我自己做不到,所以我也不想这么干。
举个例子,刚刚写完的白夜行动那套战术,其实是根据ncaa名帅约翰卡利帕里提出的一个试验战术写出来的,打算用于德里克罗斯乔伊多希几个球员离开的孟菲斯大学校队上,不过由于节奏太快放弃,无法彻底利用ncaa35秒进攻被约翰卡利帕里认为是硬伤,原话是:“无法让我的孩子们更智慧的打比赛。”
于是被我捡到了,耐住枯燥看完这套战术,我发现这是一套很风sāo的战术,很出sè的快攻,于是,我加了修饰词,稍稍改动了一下,用更易懂的文字来写出来,替它取了个战争行动代号的名字,白夜行动。
如果你以为这套战术这就可以出现在小说里了?那就差了,尼玛,我还要自己推敲,有木有可能出现我想要的效果,有的话这套战术才有写进来的意义,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