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雅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雅俊 (第2/3页)

拯救出来,先施符咒让其睡着。我长舒一口气,朝对方点了点头:“不能行礼,先生勿怪。请教尊姓大名?此恩此德,必当涌泉相报。”

    那男子微微一笑,笑容颇显妩媚――这是男子的妩媚,若女子有类似表情,便非妖物,定是鬼怪――自我介绍说:“在下奉宁狐隐,游学至此。路见厄难,理当施救,何敢望报?”

    “狐”这个姓氏倒很少见,我记得威朝霆王曾封其弟襄君在狐丘,是为狐国。狐地不过百里,两代而灭于渊国,就是现在的龙渊郡奉宁县。回城的路上我询问狐隐,他回答说:“大人所记不差,在下正是狐国之后,本固而枝疏,传到今日四十三世,不过区区七户而已。”

    我不敢把妻子放上马车――天知道那两个畜牲是否还会疯――只是小心地怀抱着她,把坐骑的缰绳搭在手臂上,缓缓而行。同时,我请狐隐帮忙驾车,跟在我后面。虽然他口称“不敢望报”,但终究救下了我的妻子,以我今日的身份和地位,怎可能不把他带入府中,起码好酒好菜款待一番?一路上偶尔闲话,狐隐不但生得俊美,讲话也温和有礼,加上语音浑厚悦耳,和他交谈真不啻是一种享受。

    进了城门,门官匆匆过来奉承,我让他尽快找一乘别的马车来,并加派两名士兵护卫,载着妻子回归府邸。把妻子抱入内室,安排躺下,已经是午后申时了。我随即命人煮酒烹肉,款待“恩人”狐隐。

    等到在厅堂重新见礼,分宾主落座,我这才现狐隐所穿的长袍与普通炼气士不同。“阁下莫非是阴阳士么?”这样询问后,狐隐稽点头:“大人所料不差,在下师从朗山孤虹子,习学阴阳道法。”

    当世是个人就知道,有无相承相生,中有阴阳,阴阳互化,成其万物。阴者,以象女子,柔弱处下,恬静温婉,阳者,以象男子,刚强处上,以动是常。但这些都不过是空泛的理论罢了,理论要联系到实际,还有很多曲折和不协调。阴阳士本出自炼气士,他们力求打破一切不协调,而偏要把世间万物都用阴阳二象完美地解释出来。比如对于元素八部,阴阳士就认为火处南为纯阳,水处北为纯阴,雷处东为阳盛于阴,泽处西为阴盛于阳,风处东南为阴七阳三,山处东北为阳七阴三,天处西北为阳极而将转阴,地处西南为阴极而将转阳。

    这些理论和祖圣彻辅所传大相径庭,别的不说,天、地生茂万物,元素八部中天地与其余六部本有根本的区别,将其合与西南、西北,与水火风雷山泽并列,不是对天地的亵渎吗?难道就因为天高西北,地低西南,就把它们如此附会?先别说大道无名,很难窥其堂奥,就说世间万物变化多端,哪是简单分类就可以以阴阳来笼统概括的呢?

    正因如此,这种阴阳学说信奉的人很少,只为其根本理念没有脱离三圣真传,才没有象修道士那样遭到朝廷的打压。说起来出仕为官的,也颇有几位阴阳士,自我朝中原定鼎以来,也有两位坚持阴阳学说的炼气士被皇家册封为真人。然而,我所接触到的阴阳士,目前也就这个狐隐而已。

    狐隐学问很好,向他打听有关阴阳士的理论,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我感觉别说自己,就算那修为普通的老师葛琮到来,也无语辩驳。据狐隐婉转地暗示,他已经得到了孤虹子的真传,天下阴阳士,修为高过他的还真不算多。

    因此他学成下山,四处游历,以广见闻,但为东方兵燹叠起,正纲军又包围了京都,这才辗转往西方而来。我留他在府中小住数日,一方面报恩,一方面也准备请教一些学问,他欣然同意了。然而叫仆佣将出千金来酬谢,他却笑着摆摆手:“士所贪者,道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