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婵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五章 婵娟 (第1/3页)

    古诗云:故老曾传说,月中有婵娟,皎皎如明镜,何不使团圞。

    ※※※

    第二天一早,我召县丞前来,吩咐他说:“近日头昏脑涨,写不得文章,那六个乱民的判状,你来草拟吧。”县丞鞠躬答应。我又对他说:“府库中究竟是否还有存余,你且领我去看。”

    不看不知道,看了我这才吓一大跳。官库里只剩下了十来串铜钱,官仓也只扫得出两三斛糙米,堂堂怀化县,还没一个中等乡绅富裕!朝廷的赈济若是再下不来,饥民还可能哄抢府库,万一抢不到什么东西而恼羞成怒,我的性命也难保呀!

    况且,这才年底,到明年秋收和我领俸之期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就算不在乎百姓的生死存亡,可若连我堂堂县长也饿死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哪。我正打算叫尉忌前来,快马往成寿岳家去告贷些钱粮,县丞却悄悄扯了扯我的袖子:“大人休慌,你我的禄米是不能少的。”

    他领我回到县衙,往后院走去,一边走一边解释:“除了官库,从来县衙内还有私库,为应不时之需。前任县长死得匆促,连他的禄米也未带走,尽可供一县上下吃到秋收。”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问他:“可合朝廷制度?”县丞回答:“虽不合制度,却是通例。”我不禁赞叹道:“前人智慧,后人领受。”

    果然后院里有不小的一间屋子,门口上着铁锁——我才搬进来不久,还没来得及四处检视,竟不知道有此所在。县丞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来,检出一柄来打开了锁,然后把钥匙恭恭敬敬地递到我手上。此人如此精明,我不禁向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门推开,只见正面是一排架子,整整齐齐摆放着许多铜钱,略微用眼睛一扫,足有一百多串,果然足够我支领到明年秋收。再看墙角,整齐码放着百余个米袋,一直堆近房梁——县丞禀告说:“每袋足一大斛,此处共有一百四十二大斛。”

    我秩八百石,月俸是七十斛,年俸是八百四十斛,约合六百多大斛,这些米吃是足够吃了,却不足三个月的用度。我才皱了一下眉头,县丞谄笑着说道:“大人请再往里面看。”

    绕到钱架子后面,我这才吓了一大跳,只见后面靠墙是八口巨大的木箱。打开一口箱子,竟然全是上好的裘皮,再打开一口箱子,里面摆满了绸缎……县丞直接禀报我这八口箱子的价值:“约合制钱五十三万六千。”

    天哪,五百多串钱!大将军的年俸也不过如此!对呀,这才有个县城的架势……只可惜这些财物没收藏在官库中,却收藏在县衙后院的所谓“私库”里。我这才相信所谓“官是蠹民蟊贼”的话,果然并不偏激……

    大概县丞看我的脸色不对,大着胆子小心问道:“大人为何……似乎并不甚喜。”我咳嗽一声,板着脸回答他:“私库所收,究竟以何为本,以何为矩?”县丞不明白我的意思,“啊”了一声。我一指那八口箱子,呵斥道:“这般东西,饥不能食,渴不得饮。目下郴南大饥,便靠墙角那百余袋米,怎够衙署上下吃到明年秋后?!”

    县丞喏喏连声:“都是前任县长短视,富人不识饥年。下官正待禀报大人,将此财物运去西方丰足之地,换了粮米前来……”我瞪他一眼:“财车出城尚可,粮车若入得城来,还不被饥民哄抢了,如何到得你我口中?”

    县丞连连鞠躬:“大人教训得是。这却如何是好?”我假装沉吟片刻,长叹一声:“说不得,换了粮米前来,一半赈济,以安民心,一半入库,保你我的生机吧。”

    百姓的死活,原本我并不很放在心上,但深知人一走上绝路,定会铤而走险,郴南的乱民还没有彻底平定,万一怀化百姓再起来闹事,我的下场未必会比前任县长好多少——从这点来看,那位前任确实短见,乱民滋扰的时候,你打开私库,多少放点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