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增 (第3/3页)
抄书却是枯躁无味的工作。我经常睡在书房,阅读弧增他们抄录的竹简。偶尔也会找寒来祈祷,帮助我入眠——但好梦或者奇异的梦,却再难以得到。
不知道是剧氏自己产生了不满,还是惋去挑唆她的,某天,她竟然这样对我说:“丈夫你若是喜欢那个奴人女子,就纳她为侍妾好了。无名无分地经常找她来侍寝,会遭物议的。”我不耐烦地瞪她一眼:“谁说我找她侍寝?这件事我自有主张,你别多话!”
婚后两个月,也就是当年的九月份,国君突然把我找去。国君这阵子身体很不好,今天也是斜靠在床榻上接见的我——这虽然不合乎礼,但如果他确实是在病中,也就无关紧要了。
“寡人派大夫跑一趟郴邑,帮助郕扬增筑城池……”国君的话才说出口,我就吓了一大跳。郕邑已经高大雄伟,快要接近国都了,为何还要增筑?“除了国都,旁邑过于坚固,不是国家之福,”我急忙提醒他,“不恭敬地说来,国君百年之后,如果郕扬据坚城谋反,将会使郴国大乱的!”
话说得有些过于尖刻了,但这样的话,身为臣子的,也不得不说。国君倒并没有生气,只是低声对我说:“无法立郕扬为世子,只好希望他平安度过此生。别说百年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快要不行了,我不怕死后郕扬谋反,倒怕世子找借口兄弟相残哪……”
国君认为,只要郕邑足够高大,他死以后,新君就不敢对郕邑用兵。而郕扬就算拥有一座坚城,没有大义名分,没有大夫们的,也是不敢造反的。我觉得国君过于溺爱郕扬,把事情想歪了,但他既然有如此看似充分的理由,我也就不好再表示反对。
况且,我并非郴国的世袭大夫,又何必冒着国君怒的危险,去反对他的既定方针呢?
※※※
于是,我暂别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带着钟宕、弧增等家臣,向郕邑出了。郕扬竟然亲自到郕邑门外来迎接我,态度恭敬,表面文章做得十足十。我花三天的时间仔细勘察了郴邑,虽然实在找不出需要增筑的理由,还是按国君所说的,绘了新图出来。据此计划,郕邑部分已经老旧的城墙,将推倒重筑,仍然保留的城墙,也要增高半尺——半尺也是增高,只要国君没话说就行。
才开始监督奴隶们和泥垒土,郕扬突然端着两个器物过来找我。他左手是一个奴隶吃饭用的土碗,右手是一个陶碗,先绕圈子问我:“大夫看这两样东西,哪样更为坚固?”“当然是陶碗了,泥土未经烧炼,一碰就碎了。”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据实回答。
“那么,若将土坯烧炼,以做城砖,不是会更坚固吗?”郕扬得意洋洋地揭开了谜底。我愣了一下:“但陶太脆……”郕扬把手一松,土碗和陶碗全都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干土也很脆呀——况且,烧砖是实心的,当然不能用碗来比拟……”
我惊愕地望了郕扬一眼,原来这小子不仅仅会在引温泉、造浴池上下功夫,他如此聪明的头脑,他日不会引起国家的动乱吧!苍天保佑,国君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去世,我可不想再搅进乱局里去了。
但郕扬既然提出来了,我也就不好反对,由着他督工垒起大灶,用烧过的土砖来搭建城墙。但这小子的思路实在跳跃得太快,没几天,就又想出了新花样:“陶器上釉则更为光滑,如果把陶砖涂上釉彩,将使敌人不易攀登……”
我实在不耐烦了,于是很不礼貌地瞪了他一眼:“城池如此高峻,敌人本就无法攀爬,他们若架起云梯来,是否光滑又有什么意义?况且,因为公子执意要烧砖筑城,耗费的人力物力,已经出预算了,还想上釉,请问钱自何来?”
郕扬这才悻悻然打消了他的古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