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使 (第2/3页)

个小小的子爵国,并且在七十多年前,就沦为了阵的附庸。不知道为什么,深无终要选择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安排得意的弟子,作为向素燕挑战的重要基地呢?

    晓行夜宿,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渝国境内。正是秋收的时候,大概在郴国,郴君已经派人打扫高台,挑选三牲,准备迎接东方各诸侯前来会盟了吧。渝国的田野上一片金黄,无数人拥在田中,正在辛勤地收割着。很奇怪的,一路上所见到的都是农人,衣服陈旧却并不褴褛,肌肤粗黑却并没有鞭痕。我没有看到一个奴隶,更没有看到鞭策奴隶劳作的监工。

    深无终就坐在我的身边,他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不禁笑了起来:“奇怪吗?嘿嘿嘿嘿,在渝国,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奴隶了。”

    没有奴隶?没有奴隶,那么贵族靠谁来奉养?军队靠谁来资给?没有奴隶的国家还可能存活吗?!但是深无终摇摇头,似乎在嘲笑我的愚蠢:“你是打过仗的,我问你——两支军队,一支的主帅说:‘前进,否则我必斩之。’而另一支的主帅却喊:‘后退者死,前进取胜者,重赏。’你说哪方会赢呢?”

    深无终认为,人心的力量要大过人力,思考的作用要大过行动:“我听说过你以前的事迹,如果没有你帮助剧卿规划石台的建筑,光靠奴隶众多,有什么用?不是已经倒塌过一次了吗?”他举这样的例子是要说明,与其靠驱赶和鞭打奴隶来劳作,不如将其解放为农人,由他们自主地去劳作。因为为了生存,奴隶只是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为了富裕,农人却同时运用自己的智慧。

    “渝的土地很少并且贫瘠,但它的耕作技术却是诸国中最好的。这不是贵族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能人甚至上人、仙人的指点,这是农人自己在劳作中摸索积累得出的经验。”深无终同时向我暗示,如果他国来伐,渝国的自由民多于他国十倍,则兵源也多十倍,如果渝去进攻他国,以自由为饵,他国的奴隶也会群起响应的。

    我半信半疑,但终于明白,深无终为什么要把这弹丸小国,当作自己的重要基地了。如果将奴隶解放,真的能够产生他所说的如此好的效果的话,那么,渝的疆域虽然狭小,但兵源和粮草,却都未必比大他十倍的国家缺乏。并且,人少易治,少起纷争;没有奴隶,当然也没有监工,反抗、逃亡等现象也会立刻消弭于无形。

    大规模甚至全部解放奴隶,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呢?是深无终吗?

    进入渝国的国都,深无终突然激动起来了:“他在这里!‘雷琮已经感觉到他了!’”所说的“他”,指的是素燕吧?说“雷琮”感觉到了素燕就在附近,不免有些令人奇怪。或者,素燕随身也携带着“云玦”,“雷琮”和“云玦”,两件神器产生共鸣,这倒是很有可能的……

    深无终希望元无宗门的道德可以教化天下,希望元无宗门的道法,可以造福万民,素燕难道不这样想吗?他们的矛盾在于,深无终认为若想达成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如逆水行舟般地艰苦奋斗,必须让所有诸侯都皈依元无宗门,但素燕却认为这一切都必须等待时机成熟,再因势利导,是勉强不来的。

    一个求急,认为先逼迫你信奉,再引导你理解,是最便捷的方法;另一个求缓,认为若不能真正理解,信仰就是虚假的,强迫信奉只会造成反效果。“政权的转化,技术的推广,哪个不是靠强迫,不是靠暴力?”对于素燕的观点,深无终嗤之以鼻,“他太天真了,照他的理念去做,人类永远也无法接近大道。其实四十五年前那场王前辩论,他完全有机会逼迫天子并从而号召天下诸侯都信奉元无的,可是他竟然在胜利之后逃走了……”

    我不知道他们两个谁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并不想知道。我的脑海中经常回想着仙人的话:“有无,故遂有,有有,故遂无。有无之间何尝有它?有无之前亦何尝有它?弃无而谈有,是见天而不见天之所受载;弃有而谈无,是见地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