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3章 (第3/3页)
出口,豆大的眼珠儿就从牡丹地眼眶里滚了出来:“我的身份我是知道的,也因为这样早些年才断了那么不该有的想法。就是三爷,我也曾经不想的,只是他待我实在是太好……”说着牡丹顿了一下,又是微微一叹后才道:“早知今rì是这个结果,我当初就不该……”
“你也不要多想!”沐夫人插话,许是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些平白无奇,没有亲近之感便又调头重说:“不怕你生气,开始我刚知道你的出身我也不大中意,就是方才在西湖我初见到你也觉得一般,可跟你这一路走回来,又在家里跟你说了几句话便不觉得你有什么不妥了。说起来于家的老小比起我跟我们家老头子都要想得开,他们家里头的两个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只要你争气,给于老三生个一男半女总能熬过去的。”
听着这话江月就有些不高兴了,心道如若她没有生养是不是就该给沐chūn阳也纳一房?
这话江月是没法问出口的,就是在心里头也不能多惦记,江月很清楚,所以不高兴归不高兴,待念头一闪也就抛开了。
其实江月是对沐夫人产生误会了,沐夫人说于沣家里的一妻一妾,并非是指她们两个不能生养的事,间键是那个两个表姊妹的人品和xìng格。
说起这两个人倒真有些典故了,妻杨氏,是深泽县城杨大户的女儿,妾邵氏,是杨大户表妹的女儿。
杨氏比于沣整整大八岁,是于沣在十岁那年由父母做主娶进门来的。这个女人早在进于家门前就是深泽有名的女流氓,打小就干那些调戏良家美男的勾当。爱美之心这皆有知,好sè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她又属于那种只能过干瘾不能过真瘾的主儿,只不过名声上不太好听罢了。但要命的就在于她除了好sè的毛病外还有一大堆的毛病。比如说,泼辣二字就一个“不得了”,加上此为为人狠毒得要命,虽然没有听说过杀过人,但却经常杀于家的猫狗鸟之类的!你想想,早晨你起来床上或床下就摆着一只要么血淋淋,要么白泡子翻喷的半死物多疹人啊?
而且你还不能说什么,稍一说点儿什么招惹人家不高兴了,呼拉地把娘家人扯来你又得几天几爷地不安宁!
按说这样的人是仍谁也不会娶进门的,可偏偏于沣倒霉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他爷爷欠人家杨大户一条命呢?谁叫杨氏当年嫁不出去的时候就他没有娶妻纳妾光棍儿一根呢?谁叫他跟于洋两个就他跟杨氏的“命格”相配呢?
一句话,这就是命,半点不由人!
不过好在这几年好了许多,于沣现在跟沐chūn阳在南边做了这茶叶的买卖,杨大户看着于沣出息,多少会向着他一些,杨氏少了他的支持也闹得少了。
其实杨氏长得真不错,江月见过两回,三十岁的年龄也就十*岁的样子,瞅着她江月都觉得自己根本不应该走出门。所以她xìng子一收,又有于洋和沐chūn阳他们一劝,于沣多少还是要沾一些她,只无奈多少年肚子都没有动静,杨氏听从杨大户的话把表妹邵氏给于沣娶进了门。
这个邵氏也是美人胚子一个,人又年轻,一进门便把于沣的所有注意力都勾了去,如此招惹得杨氏又不安生了。刚开始邵氏还遵循妻妾的礼法让着杨氏,后来杨氏欺负得狠了也就不忍最,至此后于家就没有一天得到安宁的。
因着孩子们的关系,于沣的父母与沐家人都很熟,尤其是于沣的母亲跟沐夫人很是亲近,两个老太婆坐在一起说的都是自家媳妇儿的事,所以于沣家的事沐夫人比江月清楚得多。
江月是一个实心眼子的人,整天就把两眼盯着田间地头,间心家人的心思都是她好不容易挪出来的,自然也就没有得那个闲心和闲情去打听人家那么深层次的宅门闹剧了。所以,她才会对沐夫人有所误会,所幸的是江月的这个念头也就是一瞬之间罢了。
“谈何容易……”牡丹对于沣家里头的事也知道一些,虽然觉得沐夫人说得在理但却觉得很不容易。
“按我给你说的那般你准能怀上,不说十成十的是儿子,至少有九成都能生儿!”沐夫人说得满脸自信,待说完还对牡丹貌似神秘却很大方地说:“等下一次想生闺女就把方子倒着吃,准没错!”
沐夫人说这话是要勾起江月的好奇心,然后才好跟江月聊闲篇,哪晓得江月却不为所动,她就有些急了,敲了一下江月,气道:“月儿!”
刚才吹了一阵冷风,让江月想起任逢难在前段时间来信上说的事,所以沐夫人叫她时她正在发呆呢!猛地被人一拍又大声地一喊还真把她吓了一跳,连惊诧地应道:“嗯,怎么了?”
“你是不是不待见我这个老太婆啊?我说话你理也不理我!”沐夫人假作生气地抱怨道。
江月将刚才传进耳朵的话回想了一下,笑道:“娘,你不是都说了会是最会生的吗?既然知道这一胎是闺女了那就不用再打听你的那个秘方了!”
听着这话沐夫人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瞪了江月几眼最后无奈时摇了摇头,说:“你有事就去做你的事吧,我跟丹丹说一会儿话。”
江月确实有事,见沐夫人这样说就点了点头,让着丫环小心伺候着就回了自己的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