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妖有别 论诸圣 (第2/3页)
行再也不能寸进。
也就是说,死后为神者从此与大道无缘,还失去了逍遥自由,只要封神榜一动,被封神者不论修为多高,不论身处何地,都会立即聚集榜上,生死存亡只在持榜者一念辶间,实与人家养的鸡鸭一样,任宰任杀,尊严丧尽。
郑紫灵明悟了传说的一力斗四圣的通天教主的冤屈。通天圣人身为大智慧者当然重视门下弟子的根性,只是通天秉承的是“有教无类”的原则,所收的弟子的根性才会良莠不齐,品行各异。若论道德、功绩,通天教主实在比虚荣自私的元始天尊高几万倍。没有通天教主几万年辛苦教化出来的弟子,哪来的日后天庭的众神、佛门的万佛?
接引和准提二人是享其功非单不感激人家,反而攻其身毁其德,正是巧取豪夺的野心家。而元始天尊,他自己懒得费心,对别人牺牲宝贵的修炼时间、不辞劳苦地教化众生,还要大放厥辞。其实质不过是嫉恨通天教主的势力太大,风头太劲,显不出他这个二师兄的权威性而已。
元始这种人秉承的原则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的,对自己不利的就是错的,总辶,对是他的对,错是别人的错。封神演义中的碧霄等顶撞他就该死,他的弟子骂通天圣人就是顺天道骂得有理。这是典型的强盗的逻辑,霸王的嘴脸,证明了他是心怀阴毒的伪君子真小人。
元始这类枭雄大多相貌堂堂,让人打眼看上去就喜欢,他们心肠狠毒,对妨碍自身利益的对象下手无情,天生精于算计,热衷于暗中谋划,并且能耐心等待时机。从封神演义来看,元始天尊最终逮到了机会,借天道大势,彻底毁去了通天教主的道统根基,并以封神榜趁势掌控了天庭的实际控制权。
老子天性淡薄,但精明世故,看似不管事,其实诸圣的事都在他的掌控中。另外,在洪荒时期,他追求无为而治却作过了头,无为变成了彻底不作为,又一心想追求道祖拥有的天道修为,不理生灵的困苦,人族没有灭绝的大危机,他就不管,还错以为自己的所言所行均遵循天道真义。封神战中,他纵容并帮助元始天尊残杀同为玄门的截教精英弟子,丝毫不念截教帮他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