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流年似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流年似水 (第2/3页)

向远方,眼神有点迷离,但也带点喜悦。

    如果有人看到蒋氏为惊语准备的字帖,一定会有人问,你这是什么呀,为什么不教孩子三字经,而是这么一篇奇怪的文字?

    这篇字帖上写着:

    人之于世,变化万千,或伤至心海,或喜上百会,皆有伤于心灵百慧。情之不定,思之不稳,悔之不弃,怨之不解,恨之不已,此天人五衰,皆有离于人之大道。然之道也,在于逍遥;逍遥之在,当只个忘也。情系心,丝不断,网中绕,理还乱;亲入血,魂相缠,灵犀连,生不减;悔万千,思往前,人间见,心还怨;怨载道,愁不牵,恍于世,恨绵绵;恨及骨,性狂颠,神智迷,悔悟难。世之长,不可及,虽可触,往日岐。岁渺渺,心飘飘,魔瞬入,道相残。忘亲于世,忘情于人,忘悔于静,忘怨于水,忘恨于心,忘时于道,此忘之六境,可成忘世之道,忘世于神,逍遥于世。世间为一,一一生二,是为阴阳,化负为阴,化正为阳。心之所正,亦有羁绊,亲于情,终有尽,亡之日,悔、恨、怨常相伴。亲情系,生之然。化为正,于眉髯,益于神。悔,恨,怨负之源,化为阴,沉丹田,裨于坚。正负相生,阴阳相克,还至本源……

    一段苦涩难懂的文字,让人难以理解,就不用说对惊语这样的小孩子了。可是他都一字一句的记下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写了一天又一天。

    大概和母亲学了有一个月左右,惊语就学会了字帖上的每一个字,至于那段苦涩的文章也早已倒背如流了。

    此时正值金秋之际,私塾刚好要收新一届的学生。惊语终于可以去上学。

    天还是一天一天的过,惊语总感觉这一天来得很慢,处于精神高度亢奋的惊语一大早就起来去敲他爷爷的门,因为爷爷和私塾老师很熟,所以就由龙天逸带他去私塾。

    惊语拉着不太情愿的龙天逸到了饭桌旁,蒋氏已经做好早饭等着了。

    也许是上学这件新鲜的事一直圈着惊语好奇的心,他随便的扒了几口饭就说吃好了,然后就背起母亲连夜赶制的书袋,站在正在吃饭的爷爷身边等着。

    正在吃饭的龙国坤看到这样,向蒋氏使个眼神。蒋氏会意地说道:“惊语乖,再吃点,在私塾里饿了可没东西吃,你爷爷还没吃完呢,再急也要等你爷爷把饭吃完吧,要不然就不是个好孩子”。

    听到这些,惊语才默默唧唧的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而他的爷爷则放下饭碗,唉了一声说:“我也吃好了,走吧,真拿你没办法,你们两口子也真是的,呵呵”。

    惊语立刻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拉着爷爷的手,用力的往外扯,嘴里还念叨着:“爷爷,快走,要不然人家就不收了”。

    几个人笑了,他的奶奶、父亲龙国坤和母亲蒋氏则叮嘱道:“惊语,路上要听你爷爷的话,到私塾要乖一点,不然的话老师会拿戒尺打你的,千万不要调皮哦”。

    他那因不能去上学而不高兴的弟弟也举起拳头说:“哥哥,加油”!

    惊语头都不回的回应道:“知道了”。估计他连母亲说什么都没听到。

    但是刚走出家门,不知道他心里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始不停地回头了,看着奶奶、父亲、母亲和弟弟在门口不停挥手,刚才的兴奋一下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分失落。

    这一刻他想起了母亲那奇怪字帖中一句话:亲入血,魂相缠,灵犀连,生不减。并且仿佛开始有点理解了。亲人之间是有血脉相连,魂魄亦相互感应,更有奇妙的心间灵犀相通,生生不曾熄灭。

    亲人相远离,各种联系就会变淡,便会如突然独自到一个地方一样很不习惯,各种负面因素自然而然的升腾于心田。当惊语看不到家门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