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老杜的故事(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章 老杜的故事(一) (第3/3页)

一切完结,老杜开始说话了:“我现在要说的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当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抵抗外辱的抗战,你应该知道吧?”

    杨天的神情开始郑重起来,对于那场战争,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会忘记那场战争加诸在中国人头上的耻辱和伤害,就犹如一条巨大的伤疤,永远不能愈合。

    “当年倭寇入侵,攻占了东北三省,后又侵占了北京城。我的祖先住的村子就在河北的乡下一个偏僻小村庄,距离北京不远。当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卢沟桥血战,西北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和倭寇展开了拼死的绝杀。”说到这里,老杜的声音低沉了下去,“我们国术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这场战争,为了抵抗外敌,号召全民抗敌,当时的政府组织了各种民间的武术,命名为国术,是为杀敌的武术。”

    “我先祖所在的杜家村位置虽然偏僻,但古老相传却是习武成风,村里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青壮年者,又或是雏龄童子,都能够练上几手。当时为了响应“坚持抗战,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号召,村里的青壮年为了民族的大义纷纷走出村子,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抗日组织,”老杜的声音越发的低沉,隐隐的开始透出了一股悲怆,“在以后的日子里,村子里就剩下了妇女、老人和孩子,他们无怨无悔的给予了自己的亲人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把一个个亲人亲手送上了战场,那里面有刚新婚不久的青年,也有刚成年的少年,还有刚做父亲的汉子……”

    “就这样,全村有一百多号人义无反顾的投入了那场战争。当时我们村里出去的人有的直接上了前线,和敌寇对面厮杀;有的入了后方谍报组织,凭着高超的身手千方百计的窃取敌方的情报;也有的成为了军政要人的贴身保镖,尽心保护着当时抗战的核心力量。可是战争就是战争,无论是胜利或者失败,都需要用人的生命堆积出来的,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所在。”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村子里的人望眼欲穿期盼到的不是亲人的家书,却是一个个裹着国旗的冰冷的骨灰盒,又或者连骨灰也没有了,只有一张薄薄的阵亡通知书。但那些留守在村子里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们忍住心头的悲痛,然后擦去眼泪,默默的在门口系上一条白绫,紧接着又把家里的亲人送了出去。”

    杨天的眼睛已经开始泛红了,童师傅在旁边也是闷声不响的猛灌着啤酒。

    “就这样,短短的几年,杜家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门前都挂上了白绫,远远望去,竟然是全村皆白,一片素缟!”老杜的情绪似乎也激动了起来,伸手抓起了前面的杯子,一干而尽。

    (今天小舅子结婚,忙碌了一整天,累得要命。最后请各位读者大大能够伸出你的贵手,给我支持,投上一点点的票票和一点点的收藏,感激不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