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3章 得偿所愿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3章 得偿所愿4 (第2/3页)

似乎都要不可避免地有这么一个过程,一个让明军的火器渐渐“不灵”的过程。

    那么,最开始冲锋的这些人,这些战马,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必须要牺牲掉的一些。

    像苏布地此时的这番想法,其实在眼下这个时代是非常普遍的,即便到了后世,战场之上“炮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不过稍有不同的是,此时的苏布地手里,没有承担“炮灰”使命的、更为合适的人选。

    所谓“炮灰”,字典上的解释是:比喻参加非正义的战争而送命的士兵魔动九天。

    这个解释,不仅一贯地坚持了字典“冷冰冰”的作风,而且也根本没有道出这个词语的真谛。

    “炮”之一字,大家都明白,不必细说,整个词语的关键,就在这个“灰”字上面。

    “灰烬”、“灰飞烟灭”等词语,都是显示了“灰”之分量之轻,而“炮灰”一词中的“灰”,却不仅显示了这个意思,而且还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含义,就是“灰飞烟灭”。成为“炮灰”之后,“灰飞烟灭”就是归宿,而对战的双方都不会有任何的怜悯或者可惜。

    尤其是付出“炮灰”的一方,或许甚至还会感到没来由的轻松,因为“炮灰”们不仅消耗了对方的战争资源,而自己却根本毋需哪怕只是心理上的不适,况且还能减少粮草方面的付出,实在是天下最惬意的事情。

    因此,“炮灰”们的消逝,是不会引起任何涟漪的。

    而此时的苏布地,却并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虽然明知道此前从城门洞冲出去的千余蒙古骑兵,都是做了“炮灰”,而后面的三五百人,多半也是同样的命运,可他也并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继续咬牙坚持下去。

    因为,若是半途而废的话,此前的牺牲才真的成为了“无谓”的“炮灰”,死的一点儿价值都没有。

    而若想此前的牺牲发挥更大的效用,使他们的牺牲成为胜利的一部分,就是继续冲锋、冲锋,勇往直前,义无返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