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朝鲜往事6 (第2/3页)
去住。而对其王位威胁最大的两个人——其同母兄宣祖长子临海君,和年仅两岁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则分别于一六零九年和一六一四年被害。
实际上,除了对待自己的骨肉亲人,或者是对于有可能影响自己即位的那几个人,光海君李珲有着“急欲除之而后快”的偏执心理,但是其他方面,他的表现还算是正常。自即位起,他也曾励精图治,对内实行改革,为稳定民生而努力。而迫于国力的式微,对外则实行双向外交,争取实际利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他颁布大同法,免除没有土地的人民向国家交纳粮食,从此只有地主才必须向政府缴纳粮食。由此可见,大同法是一项救济贫民的革新法案。
但是,因为有着“得位不正”的“隐疾”,光海君李珲的朝鲜国王之旅,并没有得到“善终”。
下面发生的事情,就是所谓的“仁祖反正”了。
天启三年(公元一六二三年,光海君十五年,朝鲜仁祖元年)春天,在李珲左右任事的亲侄、绫阳君李倧,见李珲身患疾病,于是令心腹陪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将西人党的平山节度使李贵所教练的兵马五百人,调入京城“防御”。
同年三月十二日,朝鲜发生宫廷政变。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绫阳君(后来的仁祖)的别墅内会合。
当晚,仁穆王后手下在庆云宫内举火为号,李倧率领李贵等人以救火为号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将李珲绑缚,押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训斥,然后宣布废黜其王位。
此次政变,史称为“仁祖反正”。
宫廷政变后的第二天,即三月十三日晨,二十八岁的绫阳君李倧即位于庆云宫之别堂,是为朝鲜李朝仁祖。
朝鲜仁祖李倧(一六二三年至一六四九年在位),字和伯,号松窓。李氏朝鲜第十六代君主,庙号仁祖,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
令本人稍稍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