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7章 朝鲜往事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47章 朝鲜往事4 (第1/3页)

    c_t;应该是立功心切,才让祖承训萌生了轻敌的思想。【无弹窗.】[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他对黄瑗提供的情报未作认真调查,更没有进行任何的核实,就立即率军进逼平壤。

    祖承训素称辽东勇将,但对侵朝倭寇状况和武器特点没有丝毫的了解,也没有做任何研究,而是简单地将侵扰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的战斗力视作倭寇正规军的战斗力,这是十分错误的。轻举冒进乃兵家之所忌,这是祖承训与倭寇初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可身处懵懂之中的祖承训毫不自知,大军至嘉山时,他问当地人:平壤倭寇尚在否?

    回答:尚在。

    祖承训举杯,仰天祝之曰:贼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

    七月十五日,祖承训从安顺连夜抵达平壤,十六日黎明,乘倭寇无备,从七星门突入,同倭寇展开巷战。

    祖承训率领的明军,是清一色的骑兵,野战犀利无比,可巷战却是极为不利,明显是要吃大亏。果然,巷战中倭寇依险放枪,明军死伤极重。除祖承训外,所带的几个游击、千总皆战死,士兵更是死伤惨重。

    大明援朝的第一次交战,以祖承训的傲慢轻敌而招致惨败。

    当时,倭寇主力正在中和筑城,平壤守军只有区区七百人,且当时毫无准备。祖承训如能制定可行的作战计划,而不是贸然突进的话,平壤之战是根本不可能失败的。

    八月十九日,神宗任命宋应昌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使,经略蓟、辽、山东、保定各处海防备倭军务。

    宋应昌于九月离京,一路调兵遣将,巩固沿途防务。

    十月李如松自西北回师,神宗任命他为提督蓟、辽、山东、保定军务总兵官,与宋应昌共同指挥赴朝大军。

    李如松率领明军左、中、右三协,共四万三千余人的大军,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正月初二日抵达安州。

    这时朝鲜大臣柳成龙来迎,李如松就柳成龙所进献的平壤地图,详细地了解了敌我两军的形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