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温水中的青蛙1 (第3/3页)
攻欲*望并不是多么的强烈,似乎是在敷衍塞责,似乎是在做出一副样子,给上面的人一个交代而已。
众所周知的是,在城池的攻防之战中,若是双方士兵的战力相当的情况下,肯定是进攻一方所受的人员损失要大一些……防守一方有着城墙的掩护,而进攻一方虽然也有巢车和盾牌,但因为都是处于移动当中,并且最后总是还要攀爬城墙、或是撞击城门,因此他们的掩护总有缺失的时候,所受到的打击也是不可避免。
第一天的战斗,给色楞的印象就是明军非常害怕牺牲,因此在八十步之外就裹足不前,用躲藏在再后面的火铳手来对蒙古人进行一些敷衍性的射击。
在战斗开始的时候,色楞以为明军停留在距城八十步之处,是因为他们贪生怕死而裹足不前。
此后几天,色楞就想把宝贵的蒙古弓箭手雪藏起来,让他们退到远离城墙前沿的地方,避免无谓的伤亡……反正明军也只是在八十步之外,只要他们不试图靠近城墙、不试图攀爬城墙、而只是施射一些箭矢的话,对建昌城的威胁就不是多么大,因此最多派上一些普通蒙古青壮、甚至一些召集来协助守城的人来充充数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明军似乎也预料到了这种变化,因此一经注意到城上射出的箭矢,在劲道和准头方面出现弱化的现象,他们就会向前推进,并且有几次越过了护城河,也有几架云梯搭上过城头。
那些蒙古青壮和召集而来的人,虽然也都是不怕死的勇士,可显然临敌的经验极度欠缺,敌人仅仅推进到护城河的附近,他们就开始慌作一团,导致本方阵脚不稳,险些出现崩溃的现象。
无奈,色楞又重新将蒙古弓箭手调到前沿,一顿猛烈的箭矢之后,明军才重新撤回到八十步之外。可与此同时,一直沉寂的明军后面的火铳手也再次开火了,蒙古的弓箭好手也因此又损失了一些。
同样的进攻模式被明军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五天,色楞感觉有些不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