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29章 监军与参军 (第1/3页)
在此之前,大明王朝凡是与军旅有关的领域,或是每有战事起,都要实行“监军制”。【风云阅读网.】这本来是一项巩固皇权的措施,不但有效,而且也是必须。
监军制,李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实行过,可绝大部分都是以文官做为监军。而因为太监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自从大明永乐朝开始,皇帝陛下就开始大规模地委派亲信太监,前往各地军镇监军。
从此,大明王朝的“监军制”开始变得臭名昭著起来。
本来一项很好很有效而且不可或缺的措施,之所以变得臭名昭著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太监不堪委任,或是他们滥用权力,而是完全是因为太监分了文官的权。
像巡抚那样属于临时性质一样,大明王朝的监军也属临时派遣性质,而且不止太监有监军的资格,文臣也有此资格。只不过太监监军所占的比例大,而且“名声”也要远远大于文臣,因此“太监监军”这四个字,才似乎成为了固定搭配。因此,每当提到“监军”这两个字的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马上反应出的就是“太监监军”。
其实,形成这种状况的最根本原因,完全是因为文臣掌握着历史上的话语权,从这一点上说,毋宁说文臣更为无耻——请看以下事实:
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因朝臣的激烈反对,说监军“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思宗朱由检从善如流,下令撤回了全部监军。可结果如何,没有了监军,没有了太监监军的“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的顽疾,那些文臣武将干起“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的事情来,更是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大明王朝最终还不是“呼啦啦大厦将倾”……
当然了,前世大明王朝最后的崩溃,说起来与太监监军还是文官监军关系不是很大的,运势使然而已。前面已有过一些分析,在此不再赘言。
事实上,有明一代,太监监军和文臣监军(一般是御史)并列,可以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