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章 文龙歉悔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4章 文龙歉悔2 (第2/3页)

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是因为毛文龙在东江镇多年,对那里的环境和敌我双方的形势都已经非常熟悉。骤然另派他人,即使其能力丝毫不逊于毛文龙,可总是要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而熟悉到最后,也还有一个能否适应的问题。这与其人的能力无关,也不涉及其人是否尽力,完全是出于客观的考虑。

    再者说,皇帝陛下相信在众多的将领当中,也的确有适合东江镇的人选,可目前的形势,根本没有时间容他仔细挑选。

    可是,要说服在河南睢州家居的袁可立重新出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初他可是连上了七道辞呈才获得允准致仕的,因此可以想象他心中愤懑的程度。

    好在皇帝陛下还有一个奥援。

    在巡抚豋莱期间,袁可立在同年焦竑的推荐下,结识了和自己同年同月出生的徐光启。徐光启在兵器方面的才干很快得到袁可立的充分赏识,二人在战略思想上也都主张加强对朝鲜的控制。交谈之下,甚为相得,此后也一直没有断了书信联系。

    因此,皇帝陛下就没有贸然直接给在河南睢州的袁可立下旨,而是先给徐光启去了信函,要他为之先容。

    可对于毛文龙,皇帝陛下可就不客气了,一顿声色俱厉的申饬是免不了的,对他的骄横跋扈、忘恩负义也是大加挞伐。

    而毛文龙接到皇帝陛下痛斥的圣旨,却是大喜过望。因为在皇帝陛下圣旨的最后,还有“如若不思悔改,终将成为弃臣。”之语。这就说明,皇帝陛下虽然怒其不争,可也还给他留下了戴罪立功的机会。

    有机会就好,毛文龙有信心为自己正名。

    其实,就算是没有皇帝陛下醍醐灌顶般的痛斥,毛文龙自己已经开始失悔了。

    想当初,自己率领着二百余人重开东江镇,虽然尝尽风霜历尽艰辛,可总算是打开了一副崭新的局面。如今朝鲜已经与后金签下了城下之盟,东江镇就此没有了凭依,只有皮岛和獐子岛可以做为盘踞之地。最为关键的是,没有了袁大人,没有了登莱这个坚强的后援,东江镇可就真成了大海中毫无根基的一浮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