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安塞鼙鼓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8章 安塞鼙鼓3 (第3/3页)

二是也从未经过这方面的演练,因此出现火情时,也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只知道自己拼命逃出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烟熏火燎、再加上拥挤踩踏,出现一些伤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因为在现场左近发现一些用于盛放桐油易燃物的坛坛罐罐之类的东西,因此此次火灾,迅速就被定性为有意纵火的恶**件。

    这下可麻烦了!

    高迎祥摊上事儿了!

    高迎祥摊上大事儿了!

    要说这天下的百姓黎民,最是容易满足,也最是容易得过且过,只要让他们能够有一口饭吃,他们本不会过分需求些什么。

    可是,若是连这种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那后果也是相当的严重的。具体就不提了,反正“载舟覆舟”之说也是经过了数次验证,并非完全的虚言恫吓。

    同样的道理,如果黎民百姓刚刚吃饱肚子,忽然有一个家伙又不知从哪儿窜出来,恶狠狠地要打碎他们的饭碗,那……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高迎祥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冲动行为,竟然招致了无比惨痛的后果。

    而更令陕西地方官府、甚至大明朝廷也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来百姓是那么的……可**!

    安塞县流民安置点发生有人蓄意纵火事件的讯息传出之后,整个安塞县、整个延安府、甚至整个陕西都被激怒了。

    “这是要砸我们的饭碗啊!”

    “这是不想让我们活啊!”

    纵火者的目的,就是要破坏目前陕西赈灾的大好局面,这是昭然若揭、不容狡辩的事实,因此并非乱扣帽子。

    “既然他们不想让我们活,我们也就别让他们活了!”

    “对,既然他们要砸我们的饭碗,那我们就干脆将他们吃饭的家伙也砸烂了吧!”

    有这样同仇敌忾的陕西父老,惹下大事儿的高迎祥们虽然得意从现场逃离,可若要从三秦大地消失,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

    当人们瞪起眼睛时,任何蛛丝马迹都不会错过,何况是二十来个要吃要喝、而且从未登记在册的人。

    “冲动是魔鬼!”这句名言,再次证明了它的价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