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安塞鼙鼓1 (第2/3页)
的买卖……造反。
一时间,“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即起义)而死。”的口号,就响彻了安塞县的大街小巷,也响彻了乡间里舍。
安塞县西有洛水,北有延水,出县西北可到芦关岭,东南方向有西川水,北边有金明川。县城北就有塞门守御千户所,兵丁军户不敢说满编满营,可凑出个七八百之数还是可以的。西南有敷政巡检司,也有兵丁军卒若干。这些巡检司的人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可充充数、兼且狐假虎威一番还是能够胜任的。
因此高迎祥的造反大业开始的很是顺利,但要想将安塞县打造成永久的造反基地,恐怕难度也是不小。
所以,在安塞县开了一个“好”头之后,高迎祥就和一名得力手下王大梁,将人马拉了出去,最后在延庆府寻得一块“善地”,做为了“基地”。
朝廷在陕西实施赈灾、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之后,消息不断向外扩散,慢慢地就传到了延庆府,传到了高迎祥的基地内。
高迎祥的手下,有很多都是安塞县人。听到家乡人只要干活就能吃饱饭的消息,他们就“再也坐不住”了。当然了,吵吵嚷嚷地要“回家”,他们也是不敢,可人心思动却也是根本无法禁绝的。
高迎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危险的信息。他觉得,至少要干点儿什么,若不然好不容易拼凑起来、好不容易维持到现在的这些人马,说不定哪个时候,就有一哄而散的可能。
将自己的担心对王大梁提出之后,王大梁也是深以为然。
王大梁也是安塞县人,因此由他潜回探一探情况是再合适不过。
朝廷虽然进行了周密的布置,但毕竟百密还有一疏,况且王大梁还是土生土长的安塞人。因此并没有费多少事儿,王大梁就顺利地潜回到安塞县。
可潜回是潜回了,可要了解安塞的实际情况,了解朝廷的赈灾措施,以及了解安塞人的生活现状,因为当初高举造反大旗的时候,王大梁着实风光了一把,而此次单人独骑返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