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总参雏形1 (第3/3页)
的东西,此时未必就能依然发挥效用,也许会,也许就不会,不可一概而论,总要经过实际的检验才能作数。
徐光启提倡的“求精”与“责实”,他还是大为推崇的。
编练新军全面细致的工作,因为集两世之经验,都未曾涉及,因此皇帝陛下就从未打算置啄。可关于“求精”与“责实”,他还是力主贯彻为实际的、可操作的措施。
关于“责实”,皇帝陛下是这样落实到实际的:新兵招收进来之后,第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十里地的全副武装越野跑,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限之内必须完成。按时完成的,可以成为新兵中的一员,未能按时完成的,给予一次机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重新训练,考核还不合格,予以辞退。
至于如何训练,距离如何近至远,时间如何从多到少……等等问题,由徐光启等人,根据大明王朝军队现有水平和军兵的素质,去研究、去设定。
而“求精”却要复杂、庞杂、混杂的多。
其实,刚刚听到“求精”两字时,皇帝陛下大脑中立即自动闪现的,就是“参谋”两字。要说这两个词既不同根,也不押韵,至于如何就能令皇帝陛下产生了联想,这实在是不解之谜。对此,就连皇帝陛下本人,都是不明所以。
不管如何称呼,其实质还是一样一样的,这样的机构,从隋唐时期就已经设置。
兵部职方司,全称为兵部职方清吏司,职责是掌理各省之舆图(地图)、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检阅、考验等事。
职方司是大明王朝兵部衙门的一个办事机构,类似于后世的总参谋部,长官是兵部郎中,下设从五品员外郎和六品主事,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军事态势作出判断,拟定军事计划,进行军事统筹等等诸事。
职方司主事有两人,职责主要是提供军事地图,行军路线以及途中的便道架设,还有预警防护和组织居民提供行军保障以及撤退事宜等。
这个衙门本来应该最是繁忙,不要说其他,只是这“掌理各省之舆图”,就绝非冷衙闲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