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竞争者耶竟国者尔 (第2/3页)
不去的,朝廷就根据情况,就近安排他们参与赈灾。
在此就不得不提及编练新军的计划。其实皇帝陛下早已急不可耐,可因为目前的条件尚不成熟,只能是一忍再忍。
计划中新军的待遇,肯定要大幅提高。要让大明的军兵,能够凭借自己在军队服役获得的薪水,可以养活老婆和一两个孩子。若是在战场之上立有功劳,赏赐更多,而且是坚决落到实处,绝不容许中间的克扣。若是为国捐躯,朝廷也要给予足够的抚恤。
如此,对兵源的要求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并非像以前那样,只有无赖户在无奈之下才选择入军籍。
训练和维持一支高素质的军队,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只说这庞大的费用,就足以令人头痛不已。
皇帝陛下虽然在处置阉党中,获得了一笔巨额“外财”,可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为陕西的赈灾砸进去了半数。皇帝陛下也并非守财奴,将另一半紧紧捏在手里,舍不得花用。因为陕西的赈灾虽然小有成效,可也还不能说,灾情就已经完全缓解。目前只是稳定了局势,若是想根本扭转,尚需新粮出产之后,或可断言。
这期间还有数月时间,朝廷还要不断购入食粮,以供陕西父老。可以想象其间的变数也是不可预测,因此有备无患才是最为稳妥之举。
考虑及此,此后也必须为陕西赈灾留出足够的资金,否则后继乏力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有的投入也会在异常****中化为乌有。那句话是怎么说的:辛辛苦苦好几月,一夜回到……赈灾前。
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形势就是如此。
因此,在没有落实财源之前,皇帝陛下大规模编练新军的设想,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
但是,形势的发展,使皇帝陛下的设想得有个小小的改变了。
陕西凤翔府招抚流民的试点工作刚刚开始,目前只有一两个山头就抚,总的人数也只有五百。
但是,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