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凤翔招抚2 (第3/3页)
“瞒着锅台上炕”的事儿,不仅的确有些不地道,而且除非那“锅台”已经显示出足够的“塌台”迹象,否则还是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
因此,曹文诏按捺住自己那颗要蠢蠢欲动的心,决定按照洪承畴洪大人的先招抚后剿灭的策略施行。
开始行动之前,曹文诏召集弟弟曹文耀、侄子曹变蛟以及其他几名把总到他的军帐议事。
要说起来,两座山上的流贼,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所谓的组织恐怕也是纯粹的一窝蜂似的方式。况且他们又没有装备足够的兵刃,因此来说,打是不经打的。关键是要全部包圆儿,那才算是漂亮活儿。而现在又加上了一个前提条件,得先向他们充分宣示朝廷的招抚之意。
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有些凶险的。
要宣示朝廷的招抚之意,肯定不能带领多少人前往,要不然他们早已望影而逃,根本不给你打照面,如何谈得上宣示二字。
凶险也就在这个地方――若是流贼有就抚之意,那就万事皆休,好说好合,差不多就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可若是他们无意就抚,或者其中有那么一部分死硬分子,届时就很可能起了纷争,交手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巨大。一旦场面混乱起来,要想控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出现伤亡也是在所难免。
好在流贼手中还没有弩箭之类的远程攻击武器,即便其中有那么几个擅使此类武器的好手,恐怕也形不成气候。若是挑选几名武艺高强的勇士随行,即便万一出现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情形,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外围包围的官兵就可及时赶到。
当然了,这种情形是要尽量避免的,因此尽可能地了解流贼对于朝廷招抚政策的动向,也是要提前摸清的。
由此又可以想起一件必须提前予以安排的事情――要想将两座上头的流贼全部包圆儿,在行动之前就必须封锁他们所有的进出道路。这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
曹文诏等人商议着行动的步骤,逐渐捋清了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