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凤翔招抚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4章 凤翔招抚1 (第3/3页)

官府的威胁也最大。况且就连家门口的流贼都无法清除,说出去也着实脸面无光的紧。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两座山头上流贼的数目实在太合适了。

    两处合起来才四五百人,最是官府现在能够组织起来的力量可以应对,并有把握全部包圆儿的程度。人数太少了,即便全部包圆儿也觉得寒酸,没的让人笑话。人数太多了又担心万一出点儿什么岔子,有负皇帝陛下的委任。

    这基本上就是一件唾手可得的大功劳。说实话,若不是皇帝陛下委以重任,洪承畴是不太愿意将此送给曹文诏的。

    是的,曹文诏手里控制着一支很有些战力的部队,可因为他的名声着实不佳,因此没太有人愿意沾惹。

    曹文诏的名声不佳,还得拜那个已经死的挺挺的阉党魏忠贤所赐。其实,曹文诏也就是在阉党权盛之时,随了大流,给魏忠贤修了生祠。

    要说这也并非多么大的罪过,因为当时趋炎附势之辈多如过江之鲫,添曹文诏一个不多,却他一个也不会少,而且曹文诏也没有因此就进入了阉党的“核心圈子”,他本人也既没有对包括东林党在内的人犯下什么罪恶昭彰的罪行,也没有凭借着建一个就攫取了多大的利益,其目的和获得的最大的利益,无非就是自保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若不是揣测到皇帝陛下平衡朝中势力的意图,洪承畴还是不敢与孤独的曹文诏产生任何交集。

    而对于曹文诏来说,当初给魏忠贤修建生祠,本来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自己从无靠山,因此也就没有能够相互扶持的属于同一个圈子里的同僚,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劳,不仅要分出去大半,而且还生怕自己功劳太大,而令人别人感到面上无光。

    当时搭上魏公公这条线之后,唯一的作用,就是自己的心里得到一些安慰――我曹文诏朝中也是有人的,谁要再想挤兑我,那你可得……拜托客气一点儿,大家也都是不容易不是!

    看书的朋友们,请投下你们的推荐票,枯藤求你们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