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赵府危矣2 (第2/3页)
发挥效力?或者锦衣卫中“同情”赵府的人故意放慢节奏,以使他们有时间发动力量?
但是,仅仅过去了三五天,赵彦的心里就感到大大的不妙。
朝廷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绝不是像嘴上说的那样,是“因为有人举报”云云,对此一开始赵彦的心里犹如明镜。
即便这位爷刚刚登基,而且年纪上不满二十,可从心里说,赵彦也根本没有要与其较较劲的想法。虽然自己有那么几个有出息的孩子,可这点儿出息,如何能够与大明王朝皇帝陛下相比呢?自己总归是脱不了土财主的原形,其中的轻重他还是能够掂量的清的。
新皇登基之后的种种作为,即便是身处“穷乡僻壤”的赵府,也是得要密切关注的。惩治阉党,平衡朝局,重用锦衣卫以“激励”朝臣幸进之心等等,都不像是一个未及二十的年轻人做的出来的。
即便这个年轻人具有无比高贵的皇家血脉,但是因为有前任熹宗这个刚刚过去的例子存在,朱家血脉自然再也无法让人产生敬仰之心。
可是,这个年轻继任者的所作所为,却给朝野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此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说法,只能用“天生异禀”这四个字来解释。
因此,就算是再给赵章千百个胆子,他也不会闲的没事儿去跟那位爷掰掰腕子。
“一切还不都是因为利益嘛!”如果不是危害了自己已经在手的利益,那些即将到手的巨大利益也很有可能成为泡影的话,不管皇帝陛下采取何种措施,他赵章都会无动于衷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赵章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只不过陕西各地大大小小的那些土财主,隐隐都把自己奉为圭臬,树大招风,这才是那位爷要对自己下狠手的真实原因。
再联想到这位爷是如何整治工部军器局和内监兵仗局,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人敢于出面说情,还不就是因为他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