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小店的故事 (第2/3页)
到,这个本来荒凉的小镇,几十年之后的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大明王朝时河南地图上尚无“赊旗店”,而此后很快就为当地人弥补了这个缺憾。
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其实,赊旗店能够一举成名,完全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素质……哦,不,是完全与其所出的地理位置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的。
赊旗店地处汉水交流的唐河上游,潘、赵二水环绕如带,由镇东北与西南流过,后二水合流,向南入唐河。唐河继续向南,流入湖北襄阳(今襄樊),最终汇入汉水。汉水奔流而下,直通重镇汉口;
唐河向北,经万城、平顶山,可直达洛阳、开封。于是短短的几十年之后,赊旗店逐渐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水陆要冲,为两湖、江西、福建、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九省通衢。
不仅如此,赊旗店也是北京通往云贵驿道的中间站。于是山陕等省商人纷纷到此建房设店,流寓定居,使赊旗舟楫车马,热闹非凡。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各种物资汇集此镇,再由此地贸易、储存、转运,很快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物资贸易中心。
――――
“三哥,怎么着,这就走吗?”一名浑身满是匪气的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说道。
“兄弟,实在不好意思,东家有事召唤……兄弟啊,你也知道,哥哥是拿人钱受人管的,可不像你老弟,自由自在的身子,手底下还有那么多弟兄听命于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一名四十多岁、文士打扮的人回答道。
“那是,要说在这方面,哥哥就不如小弟自由了,”
“可不是吗,哥哥真羡慕死老弟了,”
“别光嘴上羡慕,不如……哎,三哥真要走啊?”精瘦汉子一边从盘子里叨着一块鸡肉塞到嘴里,一边拿眼斜瞅着那名文士。见那名文士穿好了外衣准备出门了,精瘦汉子的脸色不由的冷了下来,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走了,真得走了,哎,兄弟,刚才我已经结过账了,另外哥哥又给你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