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皇家无小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章 皇家无小事 (第2/3页)

的银川马驿查找一个姓李名叫自成的驿卒。并且明令他们找到此人之后,必须将其立即缉拿归案。

    皇帝陛下记得非常清楚,朝廷开始议裁驿卒的时间是在崇祯二年,此时的李自成应该还没有失业。

    因此,如果此前的历史没有经过任何变化,还是按照既有轨道前行的话,在陕西米脂县银川马驿应该不难找到李自成这个驿卒。可是,皇帝陛下又怕底下的人敷衍塞责,随便将一个人缉拿,然后上下串通一气,硬说他就是李自成,届时自己还真无法辨别。

    而这种可能性是的确存在的。要不然大明王朝边军的战功都是以血淋淋的后金鞑子的人头、而不是以将官们的信誉为凭借呢,这不是朝廷不相信边军将官的信誉,而是坚决不相信他们还有神马信誉可言。

    因为皇帝陛下虽然英明神武先知先觉,具有不可捉摸的想象力和不可理解的精准的判断力,可他也只是通过文字资料了解的那个历史上的李自成,而那个时代的影像资料神马的也一点儿都没有流传下来。

    因此,皇帝陛下给锦衣卫下令的时候,言语有些含糊,“必须将其立即缉拿归案”的意思,按照当时人们的惯常思维,那就是要活口,死人绝不可信,不,是弄死死人的那些人不可轻信,而死人本人是再“诚实”不过的了。

    其实皇帝陛下的真实想法是——只要确定(如假包换的确定)真的就是那个人……真的,都是无所谓的!

    祁新维大人从善如流,很快就非常爽快地接受了属下何胜文的建议。

    不过他还是留了几个人,负责在驿站看押那些驿卒。在人犯被缉拿之前,所有有关的人都要暂时收押。一方面可以预防走漏消息,另一方面若是缉拿行动失手,也可以再从这些人身上查找线索。

    剩下的人全部上马,随他去长峁村,缉拿人犯李鸿基(自成)。

    关于李鸿基所用玲攀、以及老婆上刻有“自成”二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