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 一枝红杏两面墙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章 一枝红杏两面墙8 (第2/3页)

其他要紧的事情。

    从那时一直到半夜尿遁,李鸿基可谓毫无异常,一样的与大家干着院子里的活计,一样的寡言少语。

    可是,大家猜测,或者说大家都相当肯定的是,李过前来是告诉李鸿基的婆姨的事情,而李鸿基的半夜尿遁,也是回去了断自己婆姨的事情。之所以不辞而别,实在是因为李鸿基有着无法言表的苦衷。

    关于李鸿基隐隐约约被人戴绿帽子的事情,何胜文也是曾有耳闻,因此对照之下,这样的解释完全说得过去,李鸿基半夜尿遁行为也是完全“必要”而且“正常”。

    可当彻底搜查了李鸿基在驿舍中的铺位之后,所有的解释就全都作废了。

    大明王朝对驿递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各衙门入递公文,必须用坚厚好纸封裹牢固,无印信文字不许入递。要在封皮附历上写明投递处所,注明无破损未拆动。

    铺兵每名置夹板一副、铃攀一副、缨枪一把、棍一根、回历一本。公文传递时叫做“鸣铃走递”,为的是让下铺的人能够提前听到铃声,提前做好接收的准备,铺司预先出铺接收,并于封皮隔眼(排单)内填写到铺时刻、铺兵姓名,迅速指派本铺铺兵送往下铺,于回历上附写到铺时刻,以便考核。

    铜质玲攀是每名驿卒人手一副,大概这就是驿卒手中最值钱的东西了,因此为了防止丢失或搞混,大多在上面刻上属于自己的记号。

    除了随身穿戴的衣物,李鸿基的所有家当几乎都在他的铺位上面或塞在底下。为便于随时接令出行,李鸿基也与其他驿卒一样,缨枪和棍棒竖立在床边,其他几乎所有出行的行头都归拢到一个包袱之内。

    李鸿基的铺位是镇抚使大人亲自搜查的。

    现在包袱已经打开,夹板、回历什么的散乱地丢弃在铺位上下,而那个沉甸甸的铜质玲攀,此时却被镇抚使大人拿在手里,而镇抚使大人的两眼正一眨不眨地盯着玲攀上面的两个字。

    那两个字赫然就是“自成”!

    当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高高在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