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4章 大生产运动2 (第1/3页)
大明王朝时期的“陕西省”在后世应该称为陕甘地区,因为那时的陕西本来就是陕西和甘肃两省合并而来,地区行政首脑称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只不过所辖区域扩大之后,习惯仍称陕西省。
其实,大明陕西省的辖区还不止,它囊括了后世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及青海省海晏、共和以东地区。治所倒是没变,还是设在西安府。
陕西省领8府、2直隶州,属州21、属县95。洪武二十六年(1393)有户294526,人口2316569;万历六年(1578)有户394423,人口4502067。
陕西省的灾情,实际上从天启年间就有所显现。
那几年的降雨量只是万历早期年间的一半,这对于基本看天吃饭的大明王朝农事生产的影响几乎就是致命的。
实际上也不止陕西一省,大明王朝的北方地区几乎都是如此景象,只是三秦地区的民风向来彪悍,皇帝陛下才格外重视。
徐光启到达陕西之后,并没有试图一下子就在全省推开皇帝陛下的赈灾之策,而是经过审慎的考量之后,选择了延安府做为试点。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予以改善,然后再向全省推广。
这也是君臣事先商量好的步骤。
徐光启早已过花甲,差不多可以到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况且佐以一向低调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做事稳妥当为必然。但是,皇帝陛下是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如何能够率先提出“试点”这样好点子。没办法,只能用天纵神明来形容了。
殊不知那一世的政府,对于所有的影响范围比较广的国计民生方面的大政方针,在正式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前,几乎都要在小一些的范围内进行试点。
说起来,还有一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君臣二人的往来函商中,皇帝陛下曾叮嘱徐光启到达陕西之后,必须立即着手进行的数项措施之一,就是准备一定数量的地窨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