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被低调的大明藩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章 被低调的大明藩王 (第3/3页)

名,不得婚嫁,以致走京游棍以请名、请婚为由乘机勒索宗室钱财,导致许多宗室壮年以后都未能请到名字、成婚。由于宗藩条例多,宗室动辄得咎,被废为庶人的不少。藩王势力经过多次、多方面的削夺之后,已绝对不能与皇权对抗,皇族内部武力夺位的可能性在正德以后已经消失。那些好饮醇酒、近妇人的藩王,因其对朝廷没有威胁而被称为“贤王”,受到奖励。宗室成了不农不仕、啖民脂膏、被软禁于封地内的典型寄生阶层。

    总之,大明王朝前期的王爷都是管吃管喝管花钱,富得不止是流油。后期有些疏远的宗室已经沦为与平民无异。而且还因为有着不许参加科举之类的限制,甚至还不如平民,生活也根本难说优渥富庶。能够吃成三百多斤的大胖子的福王殿下毕竟只是少数,而太祖的后人据说可是有十万之数。

    这是经济方面,人身自主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连平民百姓都不如,几乎等于“圈禁”,是绝对不允许他们乱说乱动的。

    这陕西境内的三个朱姓王爷,与大明境内其他四十多个王爷一样,每家都获封逾万顷良田。另外,陕西境内还有几家世家大族,其中尤以赵府为代表。这些世家大族也同样占据着大量良田。他们都是地方豪强,一般官府也根本看不到眼里。

    皇帝陛下已经下旨,要这陕西境内的三个王府以及陕西布政使司境内的另四个王府都要拿出至少一半的分封土地,交由钦差组织农户耕种,以助朝廷解救陕西灾情。

    另外皇帝陛下还授意陕西布政使司衙门向各世家大族发出布告倡议,希望他们在此危难之际,能够“公忠体国”,上下一体“共度时艰”。具体就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种子牲口农具等也都贡献出来,朝廷会一一登记在册,一俟度过灾荒,朝廷必定加倍补偿。

    但是,豪强之谓豪强,当然有其依仗做为奥援,并不是空口白话就可以迫其就范的。涉及到他们的利益,皇帝陛下的圣旨和官府的一纸公文同样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