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小徐窃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章 小徐窃喜 (第3/3页)

,可毕竟浸**官场几十年,因此徐光启对皇帝陛下的意思心知肚明。可也因为完全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也就不难猜测出群臣对此的“侧目”的场景,“这下徐家父子可真要被架在火炉上考了”,这是徐光启的第一反应。

    皇帝陛下优待之意徐光启承情之至,自然感激涕零,可“一事不烦二主”却只能敬谢不敏了。不,不只是敬谢不敏,而是要干脆视作套在徐家父子脖子上的绞索,必须敬鬼神而远之。

    赈济灾情,劝植农事生产,时时处处需大笔的投入。这些投入势必要责成地方多方设法筹集,而辛苦筹集的银两却要“可望不可即”,地方官吏无奈皇帝陛下,可对徐家父子却一定众目灼灼,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父子二人一主事权一主财权,外人眼中无异于大权集于一身,等于左手进右手出了。权势大则大矣,可也随时做好承受“****盆子”的袭击。

    而农耕赈灾之事何其芜杂,地域又何其广大,垦荒、种子还有“以工代赈”等等,其中很多都是要面对个人。此行即便有这些锦衣卫随侍左右,可届时势必还要假手当地吏胥。那些人的操守是根本无法保证的,截留中饱之事肯定不胜繁举。

    若是升斗小民所获之数与自己上报朝廷的奏章出现不符之处(这是肯定会出现的),自家可就多半要落入有口难辩的境地。

    此时的徐光启大人尚不知晓已经有百万两白银正在路上,要不然的话肯定会更加的惊心动魄。那吸引的可就不只是地方的视线了,如若让那些可以“风闻言事”的御史盯上,徐家父子可就要万劫不复了。

    他不知道这是皇帝陛下自己的主意还是另有其人出此下策,如果是有人别有用心,他很想把这个人揪出来痛打一顿。

    心念电转之际,徐光启的动作就有些迟缓。

    “爹,您慢点儿,”一同叩谢了圣恩之后,徐骥过来搀扶着老父起身。

    在马麟这个外人眼里,老父的满面愁容,与儿子的眉花眼笑相映成趣。马麟不禁有些错愕,而徐骥却是并不自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