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兼职裁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章 兼职裁判 (第2/3页)

数字,为数众多的逃亡人口是无法记录在册的。

    张献忠是不可能在蜀地各地同时开始杀戮的。一乡屠尽,左近十乡必已望风而逃;一县屠尽,周围十县肯定没有引颈就戮的道理。不用他们反抗,只要选择逃跑、选择深山老林避祸总是可以的吧。

    这有些扯远了。

    崇祯三年各路匪患开始串联,就说明那时流民的数量已经不可遏制地增加,流窜区域也已经不可遏制地蔓延。

    长城不是一天之内铸就的,流民也不是短时间内“培养”出来的。

    因此,要将“流民”这种趋势扼杀在萌芽状态,关键点还要往前回朔一年或者两年。

    从现在到崇祯二年,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年时间。

    要是其他事情,两年时间也算是可以了。可杜绝流民四出就食现象的产生,可是要用充足的粮食来做坚强后盾的。而粮食的生产和储备输运,可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

    这才是大明王朝的当务之急,这才是皇帝陛下要用全副精力郑重对待的首要问题。

    看起来大明王朝熹宗皇帝后期是凭借着阉党的势力崛起压倒了东林党势力,而思宗皇帝又凭借东林党势力的复苏最终彻底清算了阉党。

    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似乎是前后两任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说熹宗皇帝或者思宗皇帝打击权臣,毋宁说是权臣们将大明王朝的皇帝“架弄”上他们的战车,并碾轧过对手的尸骸。

    因为皇帝陛下看起来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可实际上早已成为孤家寡人,真的是无所依靠。

    史料记载,天启年间东林党借助“移宫案”成功上位,然后又借助“京察”之机,从朝中驱逐了浙党和闽党等数百名官员,形成了所谓“众正盈朝”的大好局面。

    “众正盈朝”?史料就是如此记载,不过是东林党自我标榜,真是恬不知耻!看一下李自成大军攻入京城之后,那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是如何一副嘴脸,就可以彻底看透他们贪婪无耻的本质。

    后来到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