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择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择决 (第3/3页)

发烧友和个人计算机爱好者的推崇,正是因为牛郎星的成功使很多企业看到了微型机的巨大市场,仅到76年全美市场上就一下涌现了10多家微型机公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76年苹果公司的成立以及推出的苹果1型机,虽然苹果1型市场反映一般,但是随后77年推出的2型真正的开启了微型机的时代。

    所以张亿诚在考虑这些的时候主要在确定以后首要的发展方向,这个时代大型机市场还是在被蓝sè巨人ibm公司垄断着,虽然ibm还在受着反垄断的困扰,但是没人可以撼动ibm的地位和技术实力。

    张亿诚咬了咬牙,什么也不管了,还是上马芯片,芯片产业就是计算机的基础,这个行业需要的就是技术。这个时候英特尔成立也没几年,amd更是刚成立还在做着山寨别人产品的阶段,至于摩托罗拉等情况基本相同,可以说这个时候正好是芯片业的战国时代,可惜已经快到了末期。这几乎是张亿诚想在处理器芯片市场上能有所作为的最后时期。

    确立了目标那么就要先想好先开发那种类型的芯片,张亿诚想到。首先微处理器的设计牵扯到架构的问题,在前世那个被英特尔几乎垄断的时代,没有几个真正从事计算机方面的人没研究过英特尔的,但是英特尔的架构也就是cisc架构在进入移动时代缺点也是非常的明显,高频低能、能耗高、发热量大、指令集臃肿不堪,所以近入移动时代后英特尔几乎无所作为。

    那么很明显为了长远打算还是主推risc架构的产品,这里主要还涉及到同架构的兼容xìng比较好,当然还有一些是英特尔的指令集专利问题,前世中在后期2种架构有逐渐融合的趋势,只是目前的张亿诚需要一款拳头产品,一款能够打开市场销路的产品。只有先盈利才能谈到后面的后续研发、融合。

    想到这里张亿诚有了决断:采用risc结构,这个架构在历史上直到85年后才真正的出现产品,后来由于受到那个时代的英特尔与微软联盟各方面的打压,几经波折在arm公司的手里才真正的崛起。选择这个架构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张亿诚目前的阶段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结构相对简单和发热量小是相当合适的选择。结构简单以目前的资金容易造出来,发热量小则可以不仅使芯片寿命更长甚至可以免去计算机厂商在设计计算机的时候为了散热而加上去的噪声大到足以让人心烦意乱的风扇。

    要想开发一款成功的处理器芯片那么首先就要考虑目前市场上的外围设备支持和软件支持,外围设备目前大部分还是总线8位的,但是8086已经是内部总线达到了16位而为了适应市场外部总线才做成的8位,但是16位甚至更高将是发展的必然,软件方面有自己这个来自21世纪的智能化专家掌握大方向应该没问题,张亿诚在仔细的筹划着,以确保做到一击成功。

    张亿诚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已经夕阳夕照,在自己全心筹谋规划未来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大半天的时间,摸着自己空空如也咕咕直叫的肚子,张亿诚决定先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才是头等大事。推开门开出自己那辆半新的2手福特冲向唐人街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