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人才招聘(1) (第2/3页)
诉王有财,所有的任务都可以由机器人执行,而且这批机器人她可以很快地制造出来。
王有财当时一听,马上摇头,想想一个小倩在厂里都够扎眼的了,要是全厂满地都是机器人,日子还怎么过,我还怎样向别人掩盖自己的秘密?到时候这个厂子可能老板就要换人了,凡事还是低调的好。
他向小倩交待,以后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尽量要靠人去完成,要让外人相信,这个企业是在他们王总英明的领导下,也只有他们的王总才能带领大家,一步步从小到大,到强,最终取得骄人的业绩。小倩的任务是提供必须的资料,设备,和仪器,并对技术人员进行基本的培训。
说道兴奋处,王有财还挥毫写下,日出东方,照耀中华,八个大字,自我欣赏了一会儿,可能觉得比较难看,又把它扔到纸篓里。
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当汽车从长江大桥上越过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河流时,它就进入了中华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之一江苏省的省会城市――金陵。
金陵作为中华国的一个六朝故都,吸收了六朝的精华,江南的底蕴,显得十分的大气和繁华。
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用不同建筑方式的向人们展示它的风格。党政军向行人散发着威严的不可抗拒的气势,商家店铺尽显豪华和奢侈,住宅小区努力营造田园气息…。在临街的道路边,一个个巨幅的广告牌在拼命的抓人眼球,大街上车流拥挤,人行道上人头攒动。
在一条通往金陵大学的街道边,粗大的法国梧桐象两排巨人撑开漏洞的巨伞,把大部分的阳光挥洒向天空,透过巨伞的漏洞,秋日的阳光把它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射向一只只乌龟般向前移动的车辆。路中央的绿化带上一族族人工种植的花草,伴随着一阵阵知了不知疲倦的叫声在秋日点滴的阳光下花香四溢。
对于这趟金陵之行,坐在车里的张明,感到一点儿都不轻松,种种压力从出发前接到小倩的用人标准时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到了金陵更大而已。原因是公司的用人要求很高,也不知道小倩是怎么想的,竟然大多数都专业要求博士学历以上,只有极少数要求硕士以上,而且本科阶段必须是211工程院校的,宁缺勿滥。
但这样的人才即使是经济不景气,就业前景也非常好,人家凭什么到这个无名的乡镇企业来工作,虽然公司愿意为这些人才提供非常好的待遇,但是这帮人有时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实力和个人的发展空间,再说中国人都有一个面子问题,要是一个被亲朋好友寄予厚望的人,他(她)的工作单位是一个不发达省份的乡镇企业,估计连他们都不知道怎样向别人介绍他的工作单位。
果然,当张明来到金陵大学就业办时,一开始那些工作人员非常的热情,这年代就业率可是评价高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可当张明有点害羞得把红日公司的招牌打出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